今天,内容分发的权力掌握在三个“人” 手里:总编、算法、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你”;而内容生产的权力,也从专业人士变成了“人人都是创作者”——自媒体的由来。
信息传播是一项非常系统化的工作,有很多社会化分工的环节。自媒体之下,有四个关键环节:内容的获取、审核、分享转发、互动,这四个环节决定了自媒体的生死。
首先说编审,或者是内容的获取。
自媒体之下,编辑和审核融为一体。目前有8亿多的微信用户,1800万+的公众号,大部分自编自审,所以编辑很重要,审核很重要。
以前传统报纸总有"编者按",现在统一变成了"小编认为",尽管很多小编都是从老编转过来的。在这样的责任下,小编不小,小编的影响力很大,按钮下去,10万+的粉丝都有了,基本上你审成什么样,就会发出来什么,粉儿们就会看到什么。
我很反感一个说话:我们是平台方,内容和我没关系。有人还用邮局做比喻,说邮局只负责发行杂志,但不传递价值观。这不是扯淡吗?邮局能发行涉黄涉恐涉暴杂志吗?不要因几个字的差别而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最后搞得开会撤职。
然后说一下大数据的运用,也就是分发环节。
新媒体受众的阅读顺序:浏览(刷屏)——点击(以及二次点击)——转发、评论、收藏——搜索(后面的都属于深度行为)——订阅——引发新的思考
大数据运用,一句话就是为了更加精准定位受众群体属性的。以下这些指标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整理出来。
首先是受众的生活环境,比方说你分析出来的粉丝群是大爷大妈,那就重点推送附近超市打折信息和广场舞小视频;同时还要把握好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环境中推什么样的新闻,比如早上起床后上班前,可以推时政热点类的硬新闻,晚上睡前偏鸡汤、笑话和养生类。
然后是手机终端的使用情况,是苹果ios还是安卓,上面会预装那些你说熟悉的社交和新闻软件,苹果粉儿大概会配套使用哪些资讯类app。同理,安卓呢?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新用户的冷启动。比方说某款资讯app的新用户,首次打开软件后会点开哪几类信息,这个数据很重要,决定了以后运营者为这个用户主动推送新闻的内容。
不管你认不认可,都要明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后台的数据会反映出真实的你。
所以,接下来是app的阅读行为。根据新用户的冷启动原则,把这些数据收集分析好,推送就可以精准地投其所好。
最后就是根据注册用户的所填信息进行推断。比方说根据身份证号能看出籍贯,进而推断出此人喜好和当地热点;根据学历和专业背景可判断推送何种深度文;根据出生日期可推断出年龄,进一步推断出你眼中这个社会的痛点,或者这一代人的代际回忆在哪里。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建立在你的隐私被侵犯的情况之下。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只要被盯上了,你是没有隐私的,所以将就着过吧,这个话题不是重点,继续。
下面是内容的制作。
关键是四步:选题、采访、写作、包装。
选题,有了上面大数据的基础,可以精准蹭热点了。
采访,切忌杜撰或者从网上拼凑,时间长了总会露出马脚,掉粉儿。
采访最好能拿到事件的全部核心内容,部分核心也可以,或者有些权威的观点,再不行就让关键人物出来表个态。若这些都做不到,这个新闻也就没有做的意义了。
写作,主要看文字功底,优美不优美,够不够吸引人,逻辑是否清晰,细节处理是否到位,该突出的突出,该忽略的忽略。
包装,最主要的就是标题和配图。不能当标题党,起一些很low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标题党的标题,比如含有不转不是中国人、看后必删这类字眼的。起标题要兼顾两点,社会痛点和本文观点。
配图要注意:宜动不宜静、重局部特写和细节,比方说你拍一个人上去,效果肯定不如拍这个人的手部特写好;还有就是图里一定要有人物,否则显得太过鸡汤。此外,还要区分哪些图片适合摆拍,哪些图片适合随手拍。一般来说,情怀文摆拍,扎心文随手拍,但需要及时捕捉。
以上内容根据笔记整理,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授课者:吴晨光,男,知名媒体人,移动客户端一点资讯副总裁、总编辑,搜狐网前总编辑。曾在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博客天下杂志任记者、编辑、副主编等职,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创始人。(已做原创声明)
(今天起进入课堂笔记分享模式,这是第一篇,以后会陆续更新,有干货类、情怀类、感悟类,也会有一些精彩花絮和片段。说明一下,新媒体不仅仅是公众号,更多的是公众号以外的平台,此篇无关公众号本身,但与公众号运营套路、底线和内容创作都有关。)
(已作原创声明,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布衣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