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咨询,无论是哪个流派,都会有不少技术等待着我们去掌握和使用。而在名目繁多的技术表格里,我认为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听人讲话(倾听),没有哪个技术能与之匹敌,它足可傲世群雄于山巅。
当我们说起新手咨询师,好象不言而喻的是针对经验与技术的新,而我认为经验与技术的缺憾表现只是相应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不会听人讲话,也没有耐心听人讲话,对听人讲话不以为然……我认为这是新手老手最明显的差异。
需要重视的是,所有的技术使用都仰赖于我们听到了什么,依据听到的材料,再加上观察到的非言语现象,才好构成基本假设,再一点点去验证假设的可靠性,继而将其应用在咨询的过程中。当我们还没有机会听到更多材料,或是没有进一步澄清信息的时候,就急于下判断和回馈对方,基本上就可以被定义成一种工作现象——叫做投射了。
今天不想从咨询师自恋的角度来谈这个话题,只想谈一种心情,一种急于帮助别人,急于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专业工作者的迫切心情,这种心情在新手咨询师那里最常见(它需要被理解,而非简单冠之以自恋需要)。而这种心情的直接后果就是来不及听人讲话,急于插话,尤其是急于说总结性的话。这个做法尤其在前三次的初步访谈中最要不得,那会令我们的判断是扭曲的,甚至是错误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关系的建立。
多听、认真听、仔细听、全身心的听,才有机会去感受来访者所诉说的种种。
在我训练新手咨询师的时候,会让他们反复做一个练习——首先是去看剧,看你喜欢的任何剧,关键是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拿好纸笔把对他们话语的理解逐条写下来,写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话语情境,写的越多越好;其次在听周围人讲话的时候弹窗式的给出几个理解迅速在脑中过一遍。这样做很辛苦,但很有效,至少先学会了听到别人在讲什么,然后下一步再去学怎么听,而怎么听就要结合我们学习的理论了。
对于怎么听,是个很难用支言片语说清楚的事,需要细致的督导工作来完成。在这里简单的讲几个现象找找感觉。在做督导的过程中,时而听到咨询师报告个案说“Ta一直在说,我都插不进去话,每次想反馈Ta些什么,又很快被Ta截走,到最后我几乎没有说话的时间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说本身比说什么更重要呢?这时候需要把听到的内容先存在我们的大脑储存器里待用,而把说这个行为反馈给对方,迅速拉进彼此的关系。如果整个访谈只剩下一分钟,我也会把这句话说给Ta——“你一下子讲了很多话,我还没有来的及回应,不过,我想你很需要一个别人听你讲讲这些心里话……”当然,如果还有更多的时间,这也是个不错的开场了。
另外一个现象是新手容易将新学到的理论套用在来访身上,在来访的话语里找关键词,似乎一有了这些关键词就必然意味着一个确定的想法或判断了,之后就急于表达出来,此时很容易偏离方向。比如,一听到我妈我爸小时候如何如何,就立刻弹出儿时创伤;一听到我晚上睡不好,早上情绪低落等等就弹出抑郁症;一听到活着没意思,活不下去了,就认为是自杀危机;当听到我跟同事关系不好,不喜欢跟他们交往,喜欢独处,就认为是人际交往障碍……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其实每一个关键词背后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支撑我们的判断,不能做简单的弹窗反应。比如说到我跟同事关系不好,是怎么样的不好,发生过些什么,是一直就不好还是从什么时候起不好的?……很多问题可以去澄清来明确我们的判断。这让我想起李维榕老师督导案例时,学生一开口就说Ta是一个精神分裂症病人吧啦吧啦,老师就会问“那你也要知道Ta是怎么样分裂的呀?!而不是说Ta精神分裂就完了……”总之,不要轻易的将学到的理论套用在来访身上,要收听、观察到更多的线索去验证自己的假设。
最后,为了能够在咨询中有效的帮助自己听人说话,要擅用白描手法来一步步澄清我们听到的故事,还可以问一些澄清性的问题来帮助我们理解来访的叙述,这就是所谓的跟随了。近来听新手工作发现,大家很喜欢用内容反应或情感反应技术(简单表现就是重复对方的话),但容易流于形式,而没有灵魂。所以这个做法现在常常容易引起来访者的烦感和指责。无论是内容反应还是情感反应,不是简单的重复来访的话,你的反应是需要有关键的改动来表达你对Ta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灵魂,把理解到Ta的意味传达出去才是关键,而不是完成一个反应的技术。这样你们就有了连接,有了共同走下去的依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