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了这么多儒家课程,我觉得我理解最深的就应该是王阳明了。在此之前我没有接触过儒家义理,而论语和孟子让我了解了儒家,也相当于是一个铺垫。但是这两个大课程中更多讲的是关于义理方面的东西。
到了王阳明课程有了之芊的铺垫,理解起来就没有那么难,而且阳明课程中讲的不仅仅是义理,而是王阳明这个人,这个鲜活的人!
阳明的这一生并不是他独立的一生,我们学他也不是要知道一个名人的故事,而是要将他与自己的生命关联。阳明的一生中也带给我许多让我震惊的点,也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
王阳明从小就立下了圣贤之志他之后就一直在朝向,沉浸于各个领域,为了达到他的志向。对于我来说,现在是在寻找这样一个志向,在此之前会有在各个领域的探索,沉溺,在其中获得快乐。但是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早晚会碰到意义的问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意义何在,那么就没有动力继续去做。也就迷失了自己。
像王阳明这样一个方向并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一定是建立在自己的愿望,自己的天赋之上的。要不然这样一个方向不可能成为一生中的意义。
有了这样一个方向之后,就朝向的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期间一定会碰的问题。碰到自己的困。这个困一定不是物质上面的困,不是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差。因为当一个人有了志向之后,这些困难对他来说已经不算是困。
这个困是自己心中的困,是对于如何实现的思考,是的,现实情况中问题的抉择。也许会持续很久,会一直想不明白,会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这才是真正的困,就像王阳明一样,是困境成就了他。
虽然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感到烦恼,想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的时候这些事情并不需要立马去解决,而需要的正是在时间之中,在不同的经历之后,在对他有了不同的理解之后,再去思考。最终我们要得到的也不是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自己的理解,自己不同阶段的理解,哪怕是错的也是有价值的。
在龙场王阳明悟到了心理二分,悟到了做事,应该遵循自己的心。放在王阳明那个时代,当时的许多人都是与此相反的,都是在追求功名利禄,而像现在也是如此,努力为了考一个好大学,努力为了得到别人的奖赏。太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做到遵照着心去做,不在乎外在的一切,比原本还要难。而也有许多学校,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别人的奖赏。这就失去了最原本,学的意义。
如果是为了好大学是为了功名利禄,那么得到了之后呢?这一生就会变得迷茫,目标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就可以躺平,就可以无所事事了吗?当然不是,哪怕是他现在获得了再大的功名,在死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终将会消散。不会在世界上改变什么。
所以要有一个圣贤之志。不是一定要做到圣贤,但是要尽自己所能的去做。想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这就是王阳明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有知,在生活的每一天中都在将其行出来。一直去探索,保持对领域的热情也在方向上继续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