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咯:看别人踩的坑,自己做运营时多注意这些坑咯~
专题活动简介
受众:参加2016年互联网春季实习生招聘的在校大学生
功能:全流程的校招技巧,技巧囊括面试前的准备、简历、霸面、群面、单面
承载形式:录播视频
运营:将几个校招分享打包成专题形式推出,帮助现大三学生更好的应对招聘面试
运营节奏:准备期、预热期、正式推广期、结束期
一、准备期
1、内容准备:专题所需的内容
2、合作伙伴:是否需要内容合作伙伴、联合推广伙伴
3、预热期准备:是否需要做预热?怎样做预热?需要准备什么内容?
4、推广渠道:内部渠道、外部渠道
5、素材准备:预热期和正式推广期各渠道需要的素材
1、内容准备
校招专题的内容,自然是最近两年进入Top5互联网公司的人的校招经验。基于校招技巧全流程覆盖这个出发点,寻找合适的分享者完成视频录制。
内容准备上跳的坑:内容同质化
本次校招专题共有4位分享者,4位分享者的内容都覆盖了校招的全流程。故,虽然4位分享者的经历不同,但他们分享出来的内容有一定的同质化。
反省:内容准备阶段应该根据4位分享者各自的特点,每位分享者着重校招的一个部分来讲,保证内容间的差异化和整体内容的完整性。
2、合作伙伴
是否需要内容合作伙伴、联合推广伙伴?
当自己内容、推广能力不够时,就需要寻找合作伙伴了。
单纯的内容合作:单独内容合作下,小伙伴要的可能是内容报酬,要的是推广曝光量,可能是其他的……具体合作伙伴具体分析。
单纯的推广合作:自己准备好内容,用小伙伴的渠道达到更高的关注量、转化率等。最简单的就是广告费,还有互换资源,主办协办挂名等
多角色的合作:内容合作方,也是之后的联合推广方。双方联合做线上活动,各自提供自己的资源,一起做内容一起做推广。
合作都是在自己原则线上,寻找利益点。自己的原则线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双方各自的利益点、共同的利益点是什么?
本次校招专题做得不好的地方:
准备期没有思考到这一方面,导致推广期错失部分精准流量。
比如,认识拉勾实习公众号的人,也许可以和拉勾实习谈校招专题的合作。
反省:在准备期多思考自己有哪些合作资源,如何借力
3、预热期准备
是否需要做预热?怎样做预热?需要准备什么内容?
校招专题的预热选择了校招大礼包,通过校招大礼包吸引关注
需要准备的内容,自然是校招的一些资料。资料就需要明确学生的痛点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市面上有什么?再针对性差异性的准备。
预热期跳的坑:最大的坑是,压根就没想过做预热!!
反省:做预热有哪些方式,是值得总结探讨的~给自己一个任务,6月前写一篇预热方式的整理文章。
4、推广渠道
内部渠道资源有哪些,各自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外部渠道有哪些精准的渠道,如何做?
推广渠道上跳的坑:
内部渠道:没有弄清楚内部有哪些渠道是可以使用的,如何使用。
比如:微博banner渠道被我完全忽略了。官网未重视,且不知可以发成活动文,长时间置顶。官方公众号只想到发文的形式,忽略了末尾小尾巴,同时没有推进在官方公众号的推广。
外部渠道:没有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常见的外部渠道:学校贴吧、豆瓣、应届生论坛、大街网论坛等,在这些地方发太明显的推广帖自然会被删的,没有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而最精准的校招群,因为自己是一个不水群的人类,在群里存在感太低,扔个链接,转化率自然不高。
反省:内部渠道上,弄清楚有哪些渠道、各个渠道活跃的时间点,比如:官网是什么时间浏览量最高、各个渠道有哪些形式可以来做推广。
常见的外部渠道,如贴吧、豆瓣、论坛等,走软文的形式是值得实践的,而自己知道却没有尝试。一句话,太懒,做得不走心。
而校招群,更多的感悟是,很多东西/感情是需要积累的,别到要用时再去,那时已经晚了。
5、素材准备
这里的素材,更多指提交给设计、开发的素材。文案素材、专题页素材、各个渠道位的图片尺寸……
素材准备上跳的坑:不知道要准备哪些素材、需求未想清楚(比如,导师介绍部分在网页端展示和微信端展示方式不同,需提两个需求;又比如,微信端显示的字体大小,字体太小是看不清的,没记错18px有些小,21px是OK的。700px在微信上是被压缩的,400px是OK的)、不清楚设计流程和设计时间、文案素材准备不齐全(只准备了文章文案,转发群、转发票圈的文案、微博文案等未准备)
反省:理好渠道,列出各渠道需要的素材和文案,提好素材需求,准备好文案。注意总结移动端和网页端对素材的要求。
二、预热期
预热期就按计划走,这一阶段着重于数据。
对于第一次做线上活动的我来说,这里的数据一方面是指kpi,比如:微信文章要达到多少阅读量,新增多少学生关注,有多少学生要了校招大礼包等;
另一方面是指大致统计各渠道带来的量,之后做其他推广,心里对渠道流量数据有谱。比如:第一晚发微信发文后,统计一次微信端的流量情况。第二天再主推官网,看看官网主推的流量。再稍晚些,号召朋友,走第三方渠道,再统计下这些渠道的流量情况,再算一下各端转化比等。
三、正式推广期
有了预热期的数据,正式推广期也更知道在哪些渠道上多投入。再次检查各个渠道是否都做到位了,比如该上的banner位都上了,合作伙伴那边按计划进行等。
若发现情况不如预期,及时用各种方式补救。(所以有时间的情况下,需要准备个plan B)
这里想说的是另一个点:不要在做专题时,忽略了其他的基础运营。
例子: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者中大部分是工作人士,少部分是学生。推文不应该只推校招专题活动,应该使用多条推送。首条可以是学生关心的校招专题,二三条则应该是工作人士关心的内容。事实证明,忽略了这点,校招专题期间,掉粉出现新高。
四、结束期
所有推广渠道用完,各渠道基本不再带来流量。从发布到结束,大概时长是4天。
记录下这次各个渠道的数据,及转化率,方便以后其他活动做对比,找提升点。
结束期,复盘这个活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感谢给与支持的小伙伴们~
五、微信文章
1、文案
简单明了说人话。
以校招大礼包预热为例:
标题一开始想的是:《为什么一部分大三学生在清明假后拿到BAT offer的概率变高了?》
最后的标题是:《【校招大礼包】助你备战2016春季校招,拿下产品offer》
这里想到一位运营前辈的分享数据,也说明文案、标题得简单粗暴直达痛点。
2、排版
(1)划线如何突出:将颜色变浅
(2)两条分割线间的宽度:突出重点、分隔的作用
(3)字体颜色突出重点
六、其他
1、重点在哪里
现在比较认同一次着重一个点。比如:校招预热文章,就着重突出校招大礼包,课程视频就先弱化甚至不提。专题视频推广过程中,就弱化校招大礼包,不转移用户的关注重点,造成混淆……
一个活动也许会有很多亮点,把这些亮点排列优先级,要着重突出的是什么主打的是什么,哪些只是锦上添花。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推广计划、文案等才有序,不本末倒置。
2、参与门槛的设计
这个话题好大,很值得研究…………sooo,待我找时间…………
感兴趣的可以账号私聊我,我再讲例子
3、关键词的设置
(1)常用关键词就需特别注意,别一次活动就占用了,导致后面常态化的活动不能用。
(2)关键词类型:基于内容本身的关键词、数字编号、平台名称人名等。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用法和效用。这一点也是需要去研究下的。待我找时间…………
本文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only85ok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消息留言自己的问题困惑,可获得职业帮助和内推机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