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结束已经三天,跑步圈满屏都还是相关的新闻,会议间隙看了看跑步群的聊天记录,突然心里被猛烈戳动了一下,整个人突然觉得不好了。
开始跑步就要两年了,参加了大大小小的马拉松十来个,囿于本性的懒惰畏难,一直把官方成绩破四做为目标。跑友给了不少合理的练习建议,如赤足跑,配速跑,间歇跑,改变就有结果,但改变就是痛苦,所以面对困难,我总以自己人过四十,只是为了健康等等理由拖延和放弃练习。
因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我还沉浸在跑团最早半程,全程线下成员的光环中,可慢慢的,一起跑步的小伙伴都快速成长着。两年全马官方成绩我进步只有15分钟,而大家却不断pb着,从400.345.330.320。最开始我也曾被激励着要黑练,可工作的忙碌,身体的伤病,好友的劝慰,让我很快就习惯了彼此的不同,并慢慢和优秀的他们渐行渐远。
但我还是很自得其乐,毕竟身边好多刚刚开始跑步的朋友,我居然在他们眼里还是大神,跑的虽然不算快,两年累计的跑量7000也足以得意的面对大多数跑友。
可就在今天下午,我猛的发现,一起来上海的伙伴们一半都进了330,居然还有两个小菇凉319,进入女子前40名。这让我突然觉得自己在团队中是落后的一群人,我居然拉低了跑团的平均成绩,那心头的警醒犹如当头棒喝,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笑来老师在什么是落后的文章里提出乌比冈湖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自己和全体的比较中容易高估自己的位置,百度词条的定义是: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也称沃博艮湖效应,意思是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用另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自我拉抬偏差(self-enhancing bias ).
其实我的心理就是典型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跑量不算少,跑得不太慢,坚持的很好,这就算不错,放松了自己的要求。可孰不知,这个世界始终只属于金字塔的顶尖人物,28定律越来越趋于5%乃至1%定律。
我们总喜欢羡慕他人的财富和生活,但要知道光环的背后一定是领先!奥运赛场上你还记得第二名的名字吗?或许只有一点点的差距,但你已经被世界遗忘。我们总习惯安慰自己,不要和别人比,别强求更多,可你的放低要求就是你一直生活在底层的原因。
想到这些,心里有些焦虑起来,笑来老师告诉我们,适当的焦虑有利于你的成长,它会让你有危机感,而危机感能让你逃离温水煮青蛙的困境。要想脱离穷困,只能让你的技能出类拔萃,现在的这个世界,你最大的对手不是自己,而是那些和你一样奔跑的兄弟。所以,决定你未来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竞争对手。
想明白这些后,此刻,我开始重新开始自己的目标:
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活着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1%甚至更前的部分。
持续精进的态度,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努力向前,你才配得上你想过的生活。我想这是此刻对我最大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