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我居然娶了一个这么官方的题目。不过也无所谓了,今天主要是想说一下,有关于我读完这本书,应该是说现在还没有读完这本书,只读了10%的一个感受,估计也不会特别长吧!
这本书我也忘了,我是怎么发觉的,应该是前段时间在看的一些日剧,然后对日剧里面的某一些角色有了一些兴趣,然后就看他们的生平履历,无意中顺到了。挪威的森林。这个电影我之前是在大学的时候看的,但其实看的并不是很多。应该说是仅仅看了一点点。当时对这个电影并没有特别大的感觉,只是感到是一个比较阴冷的电影,而且对里面的情节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你要说有什么印象,也是里面那个女主感觉应该是比较年纪大的。很明显就能感觉得出来。后来今年八在看我们不是野兽。那时候无意中看到女二号,然后查了一下资料,才终于把这一切都对了起来。
感怀于那种奇异的自杀的气质。我下载了人间失格这本书。
现在想来,吸引我的并不是那种奇异的自杀的气质,而是在上一周我阅读知乎推荐的周刊的时候有一篇文章是有关于人间失格的。算是一个小型的剧情介绍吧。我看了一下,感觉其实还可以。主要是里面对于这种戴着伪装的人,其实我并不算是一个戴着伪装的人,但是我身边的确有这么一个人,每次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说到一些他的举措,他的举止,他总会说那不是真实的我,那是我想让你们看到的那个我。我倒是挺想拯救他的,所以就尝试着想读一下这本书。
读之前还是想做一些万全的准备的。因为听说这本书特别丧。这个小说的作者写完这本书之后就自杀了,所以说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他的遗书。然后网络上的推荐是在你感觉自己并不是很伤的时候再去读这本书,否则你会抑制不住的抑郁的。
年少轻狂的我不信这个邪。然后就开读书了。应该就是读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吧。的确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让我想深思的。我很少有放夏,听得仔细去想着一些情节意味着什么时候每次使用kindle读书的时候都是属于一种快阅读。其实一开始即便这样也没有觉得什么,只是觉得很伤,而且小说中并没有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然后一开始我认为这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极端体现。所以也并没有在意这个东西,我认为我身上是没有很严重的讨好型人格。所以应该不会对我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但是今天上午的时候,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的一个无意的小动作。被同事注意到了。他们认为是有一点大惊小怪的。然后问我是不是装的。我自认为并不是这样的。只是我在全心思考的过程中,如果有人碰到我,我的反应的确特别大。有的时候我在写代码的时候,有个人在后面拍一下,我整个人都能跳起来。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个有什么,不过说起来我的确有一点反应过度了。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了书里面的内容,突然意识到书中描述的这个人并不仅仅是讨好型人格。他其实在放在广义上是为了获得某样东西而伪装自己的性格以及真实的想法。感觉应该算是一种损人不利己吧。应该是损己不利人。以为自己逗乐了全场。其实别人眼中并不是这么看的。或许感觉这个人莫名其妙。
想到这里,我终于把这本书中描述的人物和自己关联了一起。我敢读这本很上的书的原因就是我认为我并不是这样的人,我只是在看别人的人生,我不会因为别人的人生而放弃对我自己人生的理解和认可。然而当我把书中的人和我自己无意说中,突然关联到一起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卡扣。把你挂在了一只正在翻管摇晃的船上。你再也无法坐视不理。你是其中一员。或者说全都是你。你真实的发现了自己的心理状态,被别人描述的出来,而且还是你很不愿意看到的那一种。
然后我就像书中所描述的。突然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自我怀疑之中。好在这下子并没有特别的反应过度,我立即找我的同学聊天。
想来也比较好笑,我认为像书中人的那种状态,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保持和世界的连接。
考虑到自己已经无法抑制理性和感性的时候,其实今年给自己主要的感觉就是自己在很多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理性,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性,理性泛滥的时候可能整夜整夜的都睡不着觉。感情泛滥的时候,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虽然很少会对外人爆发,但是会让自己突然处在一种极端兴奋或极端抑郁的状态之中。唯一的一点好处是,我并没有产生全世界都不理解我的这种感触,我想如果真的体验到这样一种感触的话,那我可能真的离自杀也不远了。
想到这里,脊椎骨不由得一阵发凉。我想到自己为了获取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不惜从北京的西四环搬到了北京的南六环以外。有了和自己独处的时间,才有时间去写一些有关的东西。才有时间平复自己。其实有关于自己的一些事情,并不是想得特别清楚,即便是到现在也是如此。现在可以做到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摇摇晃晃的,不是小船跌落人间。
这本书无论如何是不能再看下去了。只能等到自己感觉更好一点的时候,再继续往下读。不然贴合的越紧,自己就越难自拔。更何谈是要通过这本书来帮助其他人呢。
想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