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直想谈一本书。
据说硅谷里面的创业者把它当作圣经,张瑞敏、周鸿祎、马化腾、李彦宏等等不遗余力给国内读者推荐此书,《乔布斯传》里面唯一提到的商业书籍……这本书有太多的传奇色彩,混沌研习社的李善友还专门将此书拓展成一个课程。
基本上你能猜到这是什么书了,对,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
在谈书之前,谈一个判断标准。怎么才算读懂一本书?试图给定一个确切的标准太难。但是粗略地看:
1)能否把一本书读浅;
2)能否说清它的局限。
这两个原则基本可以检验一个人阅读书籍时走了多远。
周鸿祎、马化腾、张瑞敏在推荐此书的时候第一点时做到了,第二点却从来没有说。这也是我一直抗拒所谓成功的商业大咖推荐书的原因。做到第一点是底线,但是对一本书了解得多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点。原因不难解释,如果你做不到第二点,某种程度上,你是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去瞻仰,仰望带来是往往是思考的却步,都仰望了,眼里还有哪里有问题的说法吗。神,是不会出错的。现实中,即便是大师,错误也实在难免。可以说社会上大量的荐文都是不及格的,既没有把书读薄,又没有试图指出书的局限何在。
二)
扯远了。回到书上来。
️①这是一本颠覆者,被颠覆者都爱看的书。颠覆者喜欢是因为从书里面看到了小公司颠覆大公司的可能,而大公司也看到了企图打造百年企业的方法论。事实上,颠覆者喜欢是出乎作者的意料的,因为克里斯坦森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企图给大公司出谋划策:面对窘境,大公司该怎么办,如何去预防颠覆者的进攻。
️②往简单了说,克里斯坦森整本书,做了两件事:公司终有一天是会死的以及怎么去救它,或许你听出了问题所在。我们常常说,个人位置往往决定了个人的视野能看多远。克里斯坦森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研究资金来自于大公司,他自然而然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如何去拯救大公司。他再也没像“研究日本的未来,他下的结论是日本没有未来,更谈不上对策”一样,他把自己限定了。我无从得知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你不可能抛给大公司结论,说你们公司难免一死),还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结论的相悖:既然难免一死,何来长生不老呢?这是创新者窘境整本书最大的悖论。
️③创新者的窘境从制度上去解释了为何大公司会消亡,实际上还可以说得更深。这种困境这不但是制度上的,还是认知上的,这是人难以摆脱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都是一种偏见,当你越老,陷得越深,你对自己认知外的想法是抗拒的,特别是所谓的成功加固了你自以为然的认知之后。爱因斯坦早年是牛顿经典物理的强烈反对者,老了,却成为了自己年轻时反对的模样。认识到自己的偏见向来很难,这是反人性的,除了反建制之外。
️④克里斯坦森所说的不是完全的事实。例如,美国谷歌的科技公司有大量的CEO 从来不追求基业长青,而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把公司卖掉,重新创业。对于他们而言,公司不是为了长生不老。
三)
实际上,这本书本来可以写得更漂亮。1、大公司必死无疑2、死了就死了吧。
我们从这里大抵可以学会怎么看待生死的问题,也可以看到我们人类的欲望,看到我们的无知,看到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人类是如此的无知,你我不愿意承认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