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记得小学课本上有一篇高尔基的《童年》节选文章,描写的是他的外祖母。
在读了那么多学科文章中,依然 能够在我脑中留下印象,也足以证明这本书的分量。
《童年》是高尔基(1868—1936)创作的,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他出身在一个做木匠的家庭,从小生活经历颇具艰辛,幼年丧父,有做过学徒、码头工,糕点师等等,在俄国到处流浪,走遍了大片俄国土地,经历非常的丰富。
高尔基1892年开始把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发表。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一经面世反响热烈,民众纷纷购买并热烈讨论。
后来,因为参加革命工作,被捕多次。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该小说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在1934年,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本书《童年》是高尔基对幼年经历的记录,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阿廖沙丧父后,跟随母亲住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暴躁、自私自利、抠门冷漠之人,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也是残暴恶毒、勾心斗角、嗜酒成性。
外祖父一家除了外祖母对他好以外,全家人都不喜欢他。母亲在外祖父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因受不了外祖父的脾气和管教,留下阿廖沙独自离开了。
从此阿廖沙只得和外祖母他们生活在一起。
今天我讲的就是外祖母这个人。
外祖母在阿廖沙心中是慈祥和善的,她甚至比自己母亲的还亲。她是整个家里最善良的人,也是对阿廖沙最好的人。
外祖母心地善良,一生也是历经坎坷。在外祖母身上看了一个女人弱小而又坚强的性格!
她从小和自己的残疾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乞讨为生,外祖母长大了点就学会了刺绣,她很努力也很勤奋,最终因为自己的刺绣的技艺高超而被人们争相邀请接活,她有了养活自己和母亲的能力。
由于自己也很优秀,所以经人介绍,他和同样是贫苦家庭出生的外祖父走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也是靠自己的聪明和优秀,从拉船的纤夫一步步升为会长。
优秀的人会互相吸引,这个道理古往今来便是如此。
外租母结婚后一共 生育了18个子女,却只存活了三个。
失去自己的孩子,当母亲的该是多么悲痛。外祖母虽然也很难过,但是她也很高兴。
因为她的信仰,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太优秀了,所以上帝要他们回去当天使。
虽然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封建思想,但不得不说是她的信仰拯救着她。
如果,外祖母没有信仰的话,那么她的人生肯定黯淡无光、毫无生机。
外祖母这一辈子生活的太辛苦,她总是逆来顺受,面对外祖父的打骂,她从不还手,她早就习以为常,她对自己说:“正因为外祖父的性格暴躁,所以上天才派她来管教他”。
外祖母管教的方式就是,任由外祖父打骂和发泄。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是,被外祖父打完后,外祖母反过来还要去关心外祖父的脾气,依然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或许,在外祖母心中一直认为,老公打老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犹如和每天吃饭一样平常。
事实也证明,那个时代的风气都是这样的。
女人的地位低下,没有任何尊严。
阿廖沙的舅舅可以捂S舅妈而不犯法,人命在那时也是如同草木,不值一提。
人们的生活本就困苦,天天为了生计而劳累。哪有时间去同情和悲悯人性。
人情的自私和冷漠,在那个年代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外祖母却又是一道清流。
她虽然身处黑暗之地,但心中依然有一盏明灯。
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街上看见一个农民被其他人围殴。她毫不犹豫的拿着扁担上前去救人,事后还帮人简单的处理伤口。
当外祖父破产后,自私的外祖父,要求外祖母自己养活自己和阿廖沙。他不愿意拿出一分钱!
外祖母听到后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哀鸣咆哮,而是很平常而自然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虽然她也很老了,但是她依然很乐观,她相信靠她自己的能力能够和阿廖沙活得很好。
当相处了50年之久的外祖父和外祖母,晚年来却还要AA制。家里财柴迷油盐酱醋茶都被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自私抠门的外祖父不恋旧情,把卖房子的钱一份都不给外祖母,面对祖父的绝情祖母也不计较。
这在现在人看来不免让人感到唏嘘,既对外祖父冷漠无情的做法感到厌恶,又对外祖母逆来顺受的性格感到可怜。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外祖母但不争不抢、乐观向上的心态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事情到了自己无力挽回的时候,不如淡然处之。
有时候不去计较,不去抱怨,懂得放手,积极的过好每一天。
这未尝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