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浏览着以文字、图片和影音等形式传播的新信息,这些信息数量之多、质量之优,使人们更加自主更加有效地获取对自身成长所需的信息。
然而,即便我们从那些有用的信息中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选择比努力重要”、“跑步和阅读要在路上”、“时间与金钱的关系”、“投资的本质是回避风险”等等,也未曾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得到很大的改善,也依然没过好这一生。
对于那些所谓的道理,尤其是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警世名言(鸡汤文),给了你醍醐灌顶的感觉,你怀着激动的心情收藏起来、甚至摘抄下来,心里感到很踏实,以为这样做以后,就能完全明白且掌握了这些道理。而实际上呢,一阵子以后,你可能已把那篇文章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了,甚至不知道收藏或记录放在了哪里。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人生中绝大多数事情你都懂都会,就是不去做!用李笑来的话来说,那些“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人没有懂得“做到的秘密”。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执行力的,需要不断地去试错、去实践的,只有真正做到了,那些道理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那时你才算是真正成长了。
关于成长,李笑来强调“成长率”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因为成长率之于成长,就像加速度之于速度一样。在这篇文章里,我给出了“成长链”和“成长环”两个新的概念,尝试从另一角度去回答上述的疑问。
一、成长链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主要通过眼睛(视觉)和耳朵(听觉)两种器官来获取信息,如用眼睛阅读书刊、浏览网页和图片,用耳朵去听音乐电台、他人演讲和音频,大脑再对这些大量的信息进行有意无意地筛选和取舍。下面以借助互联网获取信息为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70%的人只是做简单的信息输入,看到好的文章、有趣的图片或视频,赶紧转发到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偶尔会加上“哇,太雷人了”、“某某说得好有道理”、或配个表情图等简短评论来表达当下的感受,有时连点评都懒得写就直接转发了。这类人可能每天刷着朋友圈,每天不下十几条状态,遇到好的文章看完就完了,顶多收藏一下。他们属于浅层次的知识接受者,没有过多的自我思考,只带着情绪偏好去接受外来的信息。
20%的人会对外界信息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评判,在大脑里进行加工缝补,最终内化整合为自己的东西。不同人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在这类人中,有人会摘取文章或视频(网络信息)的核心内容,简单点评再转发;有人会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主旨进行评述再转发;有人甚至会批判文章的内容。与70%的那部分人相比,这些人具有更强的信息筛选、信息整合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不是简单地去接受信息的输入,而是根据个人经验和阅历对新知识进行了考察加工和二次传播,所以属于知识的搬运者。
除了以上的知识接受者和知识搬运者,还有10%的人属于知识的创造者。他们不仅大量接受外界的信息输入,进行选择加工和内化整合,还创造出新的内容信息,这些原创内容包括文章、图像、视频,甚至演说等,从而也成了前两类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供应者。
如图1所示,知识的接受者、搬运者和创造者的比例分别是70%、20%和10%(数据是经验杜撰的,仅用来说明人群的差异性)。其中,20%的知识搬运者比70%的知识接受者更容易成长起来,因为前者的学习深度更大、成长的“深度条”更长;而10%的知识创造者要比前两者更能快速地、真正地成长起来,因为第三类人的学习深度最大,而且能够产生有价值的内容输出。换句话说,如果把成长的学习深度(处理信息的深度)看作一条链的话,则知识接受者的成长链最短,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知识搬运者的成长链较长,处于成长的中级阶段;而知识的创造者的成长链最长,处于成长的高级阶段。
你的成长链越长,意味着学习深度越大,更容易将外界的信息系统化、个性化和内在化,继而独立地向外界输出属于你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你的实际行动和价值输出,你的成长和人生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反之,如果你的成长链只停留在知识(信息)接受者的阶段,那么即使你明白了很多道理,没有后续真正的内化整合和价值输出,你的人生也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或改善,于是就产生“仍过不好一生”的感慨了。
二、成长环
当我们知道了成长链的意义,就能明白:真正应该追求的成长模式是——成长环,如图2所示。
在成长环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是信息的创造者,要想真正获得成长,成为有价值的有影响力的人,就要努力让自己去当输出价值的角色,成为10%的那部分人。而一个做到保质保量地输出价值的人,一定也是大量接受和获取外界信息的人,因为从一开始你不是圣人,也并非智者,所以要精心打造自己的成长闭环。
可见,在追求成长的路上,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自己处于成长链的什么位置,然后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成长链,并最终打造属于自己的成长环:信息输入——内化整合——价值输出——信息再输入,形成良性循环。长此以往地积累,你终将会发现,这一生其实过得挺好,没有什么彷徨和遗憾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