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家天子。
在中国诗歌史上,他是顶峰之上的顶峰,就像他诗中天姥山的样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所有的诗人在他的高山面前都要抬头仰望,以无比的虔诚。
他是国民诗人。
国人对他的喜欢就是最喜欢,没有之一。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深入人心。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是背诵着他的诗长大的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化启蒙。
说他没有归来,是因为他从未离开。
说他依然少年,是因为在我们的心里他从不曾老去。
我们的李白,和苍老无关,和世故无关,和庸俗无关,即使跨越千年时空,他依然是那个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风华正茂的潇洒少年。
先来看看他这首脍炙人口的短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叶轻舟,在两岸猿声里疾行而来,而他就在船头临风而立,衣袂飘飞,笑看天上的彩云漫卷。浪花四溅之中,这一苇飘然,已经飞越了万重青山。
这首诗写于他被遣夜郎遇赦而还的时候,那时的他已经年届六旬,但读着他的这首诗,却觉得他并没有一点衰老颓唐的迹象,更多的还是青春的明快与飞扬。
无论是岁月的消磨,还是命运的打击,李白的心从不曾苍老。即使是在最压抑最痛苦的时候,他生命的琴弦弹拨出来的依然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昂扬向上的旋律。
我们爱他,就是因为他的这份青春本色,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的自己。虽然他一生也离自己的理想遥远,也有青春的迷茫和躁动,但他一直昂扬的姿态告诉我们,即使年华向老,我们也可以有不老的青春。
一、书生意气
在盛唐,积极奋进是时代的主旋律。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身为士子的李白,自然也意气风发,而且因为天生的乐观和自信,他的理想更是远大。
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
在他的《大鹏赋》里,他想象自己就是庄子笔下的大鹏,激荡起三千里的波涛,然后突然腾空而起,向着那九万里的高空疾飞。高耸的背脊就像大山巍峨宏阔,扇动的翅膀就像飞云连绵纵横。可以“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自由奔放地在天地间任意翱翔。
大鹏在后世能够成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固有的文学意象,是和李白对大鹏这样的推崇和厚爱分不开的。他除了以这一篇《大鹏赋》来向世人宣扬自己的远大抱负外,还写了一首《上李邕》,来回答世俗庸常对他的不解。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在这首诗里,他以大鹏自比,向傲慢的名士李邕表明,即使不借助你的东风,我也能“四海翻腾云水怒”。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蜩与学鸠的识见又怎么能理解大鹏的境界?他以冷笑来回应世人的冷笑,以轻蔑来回应世人的轻蔑。
待我一飞冲天之时,你们就会明白,我李白绝非“蓬蒿之人”!他目视苍穹,远眺云天,壮志在胸,觉得梦想就在前方等着他,任何沟坎都不能阻挡他追梦的脚步。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幼年时期的他,曾发愤读书,苦学不辍。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小插曲。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这就是有关“铁杵成针”的成语由来。据民间传说这磨杵的老太太,乃天上的神仙前来点化谪仙李白,以让他明白求学需坚持不懈的道理。这个故事一方面固然是在说人们对李白的热爱,以至人们都开始神话他的一切,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我们,他能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离不开他后天的刻苦用心。
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他也曾这样坦然自陈: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我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诵读六甲,十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诸子百家之书。从始祖轩辕一直到现在,许多事情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经常会用功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连睡觉都会枕着书,一直都在不知疲倦地写作……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他天才的超然,却忽视了他的勤奋刻苦。他的诗句文章看似浑然天成,“得来全不费工夫”,可实际上为了这一刻,他已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虽然这样刻苦自励,但他却一生不事科举,有人说,这才是李白,谪仙怎么肯走寻常之路?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他根本就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与李白有通家之好的范传正,在亲撰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碑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李白的父亲李客因为是逃亡到蜀地,客居于此,遂以李客为名,隐居山林,从没有追求过仕进。这样的话李白自然也就是普通百姓,“陇西布衣”一直也都是他的自称。
在唐代,国子监的三百学生,“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作为平民之子,李白是根本无法成为生徒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自然也就不能以生徒的身份参加考试。
而不是生徒能参加科考的另外的途径,只有乡贡,由地方推荐而具备科考的资格。可是乡贡的推选,必须要交代清楚上几代人的履历,作为避难者的后代,李白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输在起跑线上的他,有时也会忍不住郁闷地大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此来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但青春的李白,又怎么会因为这个而长久的萎靡不振?“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仰天长啸,既然不能走,那我就选择飞好了。
于是他“遍干诸侯”、“历抵卿相”,向地方大员,王公贵族呈上诗文,以求引荐。他的诗文也因此得以广泛流传。虽未能如愿入仕,但他已经是名动天下,三教九流,可说是处处都有他的粉丝。
益州长史苏公曾经这样夸赞他:
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如比肩也。
这个人英才天纵,下笔滔滔,虽然还没有自己的风格,但也已经初具规模。如果能够广泛学习,就可以同司马相如比肩了。
前郡督马公这样说:
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
这些人的文章,犹如没有烟霞的大山,不长草树的春天,是那么呆板无趣。只有李白的文章,清俊雄奇奔放,词句精彩,闪亮如珠,光彩照人,饱含理趣,没有一句是不动人的。
如果说前面这两个人的推许,是李白自己的转述,有自夸之嫌,那么粉丝魏万的举动足可以证明,我们的李白已经以诗赢得了天下。
为了一睹偶像的风采,狂人魏万千里追寻,打听到李白在哪里,就追到哪里。从王屋山出发,一路追到浙江天台山,可惜每一次都是李白前脚刚刚离开,他就“接踵而至”。但是他依然痴心不改,热情不减,终于在半年之后,跋涉三千里,在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与自己的偶像相遇,并激动地奉上他饱含仰慕之情的四十八韵长诗《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在那样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时代,如此千里追随,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样。
其实我们的李白不也是如此吗?就像魏万一心要见他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也一直奔走于权贵门前。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干谒诗文,虽有这种题材常见的对对方的热情赞美,但还是保持了士子的骄傲和尊严。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这是他的《上韩荆州书》中的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里,天生热情的他对韩荆州不吝赞美,认为他可比美周公,同时也以“龙蟠凤逸之士”自许,可谓是不卑不亢。他希望韩荆州不要因自己的富贵而傲视才俊,也不要因豪俊的寒贱出身而轻忽他们。这样在众多的宾客中,当有毛遂那样的奇才脱颖而出。而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一封求荐信,稍不注意,就会因地位的不对等,而表现得屈辱卑微。而李白却因为天生的自信,和骨子里的浪漫天真,写的是文气纵横,气势凌云,光明磊落。他相信韩荆州对自己的引荐是出于对才俊的赏识,和为国选材的公心。而自己这样坦诚的表白,也不是别的,同样是出于为国效力的忠诚。彼此心底无私,光风霁月。自己自然也就“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在这样不懈地追求下,终于有一天他的诗名上达天听。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了玄宗皇帝召他入京的诏书。一心要展才报国的他,以为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时刻终于到来,他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狂喜,赋诗曰: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他这样谈自己的梦想。在皇帝的身边,为万世开太平,应该是指日可待了,他雄心勃勃地想。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的抱负本不在做多大的官,他心里想的只是建立功业。当有一天梦想实现,“勒功名于金石”,他自当“拂袖而归”。
诗人总是这样的天真烂漫。青春的李白,其实内心里住的还是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