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让成长看得见。
记下时间是为了让自己知道做这件事花了多少时间。每天在群里语音输入,锻炼了自己的及时口头表达能力,节约时间;同时让大家监督,让自己不能偷懒。及时总结,如实记录,发布成文积累沉淀,并记下与之相关的人事。感谢陪伴我成长的群里的小伙伴!
时间 75min
201710240825-0940
0845回顾昨天和晓峰哥的一个讨论,开篇20min
0910 朗读引言25min
0915口述总结5min
0935 总结成文5min
讨论
今天分享一段昨天和写作班的一位写友的讨论,以下只字不差还原真实讨论过程:
崔晓峰:
主题阅读是当下应对知识焦虑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学习了面对每天这么多知识要学习,自己之前总是把收藏当做掌握,把听音频当做学习,可能只是满足自己内心的焦虑,才突然发现那种感觉不是饿而是馋,当晚上复盘时,在脑子里却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只字不差的阅读和前两天得到精品课《如何成为阅读高手》,我不知道是否矛盾,但是在阅读时适当的功利一点,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何更高效的学习,如何应对每天各种的知识轰炸,我想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题。
展翔:
主动性的主动阅读,其实我觉得无论做什么还是要先反复问为什么?只有目的非常明确了,再去制定方案,这样行动起来即使慢一点也是在朝着目标前进了
崔晓峰:
没错,每天哪怕只是一小步,但是都是在累计,也是在进步,学习有时就是需要一点蚂蚁搬家和愚公移山的精神,贵在坚持。共勉
展翔:
共勉有个小建议就是想办法用分享来逼自己输入,会让这件事有趣一点点。
(10min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就补充了下面的内容!)
好像没有回答峰哥的是否高效的问题,我是这么看高效和低效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啃,确实慢,但慢不等于低效。慢,我们会去思考,会去联想,会去把新知识和旧知识对比,融会贯通,一方面磨了性子,耐心下来,另一方面的话应该接受初步阶段自己的笨拙。快不等于高效,如果单从获取信息的角度考虑,快就是高效,但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来看,它相当于喝果汁,而只字不差啃就相当于吃水果,营养成分一样,但后者需要你身体各部位的分工合作,牙齿咬,嚼,咽,胃部蠕动,分泌消化液,才能慢慢被人体吸收,把身体的机能调动起来,果汁则只需要消化系统消化,泌尿系统分泌就好了。
崔晓峰:
很喜欢你的这个比喻!很形象很受启发!有时候慢一点,让新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新的连接,这才是最重要的!
(下午,边做实验边寻思着如何把核聚的思维编程的那套方法用到100人无价音标课程教学里来,突然看到了核聚对知识的第一个定义,知识的本质,于是给把那页PPT分享给峰哥,又开始了我们的讨论。)
展翔:
只是的本质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我觉得只有去构建了这个联系,才算是抓住的是抓住了知识的本质。
崔晓峰:
嗯,同意!一个人大脑需要有一个结构,最上面是理论层面,下面是方法论,最下面是各种技能模块,相互之间有无数的联系,这个可以结合古典老师知识晶体的概念。
展翔:
对,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之间本来就是普遍联系的,知识是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知识之间也是普遍联系的。
(当时真的是受启发不自然地想要去说明知识是普遍联系的这个问题,今天总结到这,发现连这段推理部分都不需要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它是客观事物,所以肯定也是普遍联系的)
崔晓峰:
嗯,这绝对是一个快速学习的捷径,更是一种在当前这个知识爆炸年代的刀锋竞争力。
展翔:
以后一定多和峰哥交流,能碰撞出不同的想法。
崔晓峰:
我也发现多交流真的能碰撞出新思想,今天学习了很多!以后常交流!
展翔:
感恩!
---以上就是和晓峰哥的全部讨论内容---
总结:
知识是普遍联系的(哲学上怎么推出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这里就不展开了,其实我也忘了,,得找资料查阅),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尽量去和大脑里已有知识去构建链接。慢一点,没关系。
同时和人多讨论,碰撞,一方面理清那些模糊的概念,另一方面会产生思想的火花
你觉得呢?
今日朗读部分——引言
微信群语音消息实时朗诵。
引言部分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实话我被这个故事打动了。不仅仅是作者,他为什么去到印度的缘由,还有他一路上接受的朋友的帮助以及他受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弗丽大神的帮助,后来他为了帮助离开他的国土六十七年远嫁印度的犹太人弗丽大婶关于犹太人的事,就在2年半的时间内写下了这诠释了犹太人5千年历史的147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