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经验论”
姨妈家孩子今年高考。高考还没结束呢,姨妈就开始忙前忙后的到处打听最近几年的热门专业了。
那天一起出去吃饭,她一口气列出十几个专业,说这都是她这几天打听到的,近些年比较“火”的专业。她想让表妹上师范,让我也帮忙看看给表妹选个什么专业好。
当我问表妹自己想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时。还没等表妹回答我,姨妈便抢着回我:“她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她感兴趣的东西将来也养活不了她自己。女孩子嘛,最适合读个师范类专业。以后毕业了,就算她自己找不到工作。凭着我跟你姨父多年积累的关系,也能把她的工作安排好。将来当个老师,工作体面又稳定,每年还有寒暑假,这样多好。”
说完她一顿,把矛头立马指向了我。
“你们这一辈人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年轻时找工作父母哪能帮上忙,都得靠自己。如今这些90后天天嚷着要什么思想解放,人格自由的,在我看来纯属瞎闹。大人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饭都多,帮你们做决定还不是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嘛。”
妥协正在毁了你自己
父母总是这样,一面希望自己孩子出人投地,为自己争脸,一面又想方设法用自己的“经验论”把孩子牢牢锁在自己的可操纵范围内。子女之所以一次次能被父母套路,一是因为本身没有挣脱父母约束的魄力跟勇气,二是对于自身能力的怀疑。
摆脱父母管制,按照自己想法选择生活。虽然诱惑力很大,但同时也意味着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成本会随之加大。现在很多年轻人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事事依靠父母的习惯早已深入骨血。如果把违背父母意愿,自己选择人生,比作是一场会有输赢的赌博,子女还真没几个敢在开赌前拍着胸脯向父母保证自己能输得起。
年轻一代虽说在长大,但也只是衣服的尺码在变大。其潜在意识实际上从来没有得到过成长,思想也未曾走出过父母为之创造的“舒适区”。本该独自面对的困难,一次次被父母分担,本该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总是被父母帮着化难为简。时间长了,自我思考能力逐渐丧失。等到了人生岔路口,需要选择人生方向时,作为最有决定权的人,跑去父母那里寻求帮助的行为也不足为奇。
虽然长大后的自己心中所想跟父母的想法早已千差万别,但因个人能力有限,又缺乏甩开膀子自己干的决心。最终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了父母为自己选择的路。
所谓的“安稳”只是“躁动”的催化剂
于外人而言,这条长辈们处心积虑为你安排好的人生进阶路,是让你提前过上安稳日子的捷径。但对你自己来讲,这条路的尽头到底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是满是淤泥的沼泽,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我初中酷爱看小说,初三时写过诗,后来还尝试过写小说。虽下笔狗血,但文章框架很清晰。从初中一直到高中毕业,虽然语文课很少听,但每次考试,语文成绩却是所有学科里最好的。
一直想着以后学个跟语文沾边的专业。在高考完填志愿表的时候,当家里长辈问我:“你觉得,你想选的专业以后能让自己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我说不出来,又没胆量跟长辈抗争,最终还是选了个将来可以靠着长辈关系找到工作的专业。
上大学之后,跟一群同样听从长辈安排报了这个专业的同学一起庸庸碌碌的混了4年。等到大学毕业,就业问题横在眼前,我突然慌了。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可以找到什么对口工作,只能跑去求助曾经让我选了这个专业的长辈。
长辈们大费周章的把我塞到了跟大学专业对口的国企。我本想着随遇而安,过这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只是没出半年,初上岗时的激情就已经被自己本就不感兴趣的工作消磨的所剩无几,生活的热情也消失殆尽。眼看着别人把生活过成了诗歌画,而我却过成了一潭死水。
天天想着逃离现在生活的我,通过一次偶然机会,参加了个网络写作训练营。课程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近两个月,坚持每星期发篇原创文章。虽然个人的公众号做的不温不火,写作平台的首页投稿也屡屡被拒,但为了写出好文章天天苦思冥想的自己,感觉到了从没有过的生活动力。通过这段时间的写作,我居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最怕你有了路标还要走错的路
表妹和我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缩影。因自己没有下注的决心,只能一次次按部就班跟着长辈的计划走。就这样,大学选了长辈认为将来找工作有优势的专业,工作又靠着长辈关系去了名号响亮的单位。这种选择的最终结局逃不过你自己一肚子苦水无处吐,帮了忙的长辈还嫌你不懂得知恩图报心里膈应的要命。
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绝大部分时候却是听了老人言,“亏”也没少找过你。
年轻人真的没必要因为家里长辈的几句话而感到慌张。路标不是一开始就有,总是有那么几个人走过弯路,才能有路标。就算真走错了,换条路走就是了。年轻就是你最大的资本,只要你还肯折腾,有的是机会翻盘。但如果有了路标,你还是执意要走已有标示的错路,那就真是无药可救了。
既然已经平凡的长大了,为何你还要选择平凡的老去。平凡的老去只是长辈希望你活成的样子。他们已经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活成了你不喜欢的样子,除非你想活成他们现在的这个样子,否则你就趁早下注,大刀阔斧砍出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