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的三月,注定是最最温暖的三月,群众工作“连心”行动正式启动,集中大走访火热进行,上千干部带上问候信、记录本,敲开千千万万家门,与老百姓结上对子,聊起家常,收集民意。我们社区这样的场景也在不分昼夜,天天进行,我们每天都在收获不同的感动,发现别样的精彩。
然而,今天我想说说的社区人的“连心”行动,因为工作性质、环境等客观原因,他们的“连心”行动一直都在进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一进入所在的辖区,一切都是那么义不容辞、理所应当,似乎一切美景善事都是他们的荣耀光环,一切困境苦难都是他们的责任担当。可能是才到社区不久的缘故,我还做不到那么习以为常、从容淡定,我时常被感动,当社区老党员方雪梅来跟党组织汇报她大年初一在沿江风光带连续清扫垃圾五小时感动路人的故事时,当孤寡老人张师傅来取自己寄存在社区的银行存折送上宝贝保温壶时,当80岁周奶奶送上锦旗点名表扬社区工作人员罗灵子来回扶送她上厕所并要求一个大大的拥抱时,我都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3月16日下午,我就改了两篇小信息,因为两度被打断。
“慢一点,再慢一点”
下午一点多,我打电话喊搭档莫坪桦来商量工作的事情,大老粗爷们竟然细声细语地说:等一下,在社区附近有事。我跑来一看,他正扶着一位老奶奶在慢慢往前移动,我跑近了发现老人全身颤抖,额头上渗满汗水。莫哥说他已经尝试了几次背起都不成功,只能扶着慢慢移。我们一起扶着走了一截路,感觉还是不行,怕老人摔倒,又喊来社区宋哥,两个男同志又一次尝试背起,但是老人使不上劲没法背,只能两个人架着走。边走边喊:“慢一点,不急,休息休息,再慢一点。”平时两三分钟的路程却足足走了半小时,一路上只听两位男同志“责怪”老人:“娭毑哎,下次再莫一个人出来,看到我们会讲你,会不理你,这个样子还一个人出来,摔倒怎么办。”老人也打趣:“摔倒正好,摔死了就好啦,再说走这截我不怕,到了社区门口我就不怕啦。”
“大声一些,再大声一些”
回办公室才坐下没多久,李姐打电话来要我去老办公室,说有个老奶奶来社区诉苦,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但是一肚子苦水。我急急忙忙赶过来,原来老人老伴去年过世了,两个儿子又不贴心,她整日在家苦闷伤心,没处发泄,只能请另外一个带着助听器的老奶奶扶她来社区。握着老人的手,听着她一句句说着自己的苦闷,却几乎不能交流,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绝望和伤心。老人眼睑低垂,完全看不到眼睛,眼眶像是有疾病有些溃烂发红。我们只能抓着她的手抱抱她,让她感受到我们在听,趁她停顿的空档,我们扯着嗓子大声说话,一个声音大过一个,只希望她能听到哪怕一个词,就这样的交流继续了个多小时。担心老人天黑了不好走路,我们商量明天一起去拜访老人儿子后,李姐拉着老人一步步送回家去。
就是这样一件件小事,构成了社区人工作的日常,这本身就是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太过平常,也太过琐碎,所以他们很少讨论,更少会写出来。而我想,这不是就是“连心”行动最大的初衷吗?与群众做朋友,帮群众解难题。(仅以此篇献给桐荫里以及所有“连心”用心的社区人,你们最美最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