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类型
读书,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层次。我觉得起码有以下几种:一是翻书。随便、随时、随地、随手翻翻,自由自在,无甚目的,无何压力,这都是对付一些轻松的、消遣书的方法,也可做为一些无所事事者或无所事事时的一种方法。二是念书。念书嘛,要出声,要照本宣科,这大都是在学校里的办法,或一些学究沉浸在忘我境界时摇头晃脑吟诵的情态,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的读书方法。念的目的是为了记书,为了背书,当然有的是一种爱好,因此念书应该是非常必要的,起码是“翻书”层次无法比拟的。三是看书。这种层次属于有一定目标,但不见得太明确;有一定压力,但压力不大;能学一些知识,但不见得能学深学透的那种方式、类型。故并不是太高的层次。四是读书。真正称得上的“读书”可不是一件小事,“读”包括求学、求知、求解的意思在内。不信你看,有人说“读大学”,“读学位”,但肯定不能说翻学位、看学位,就说明这个道理。
以上四种层次有递进关系,一般地说,读书包括翻书、念书、看书,也离不开这三个层次,但在严格意义上讲,前三种层次都很难叫真正地读书。“翻书”是用手多,“念书”是用嘴多,“看书”是用眼多,而读书则不仅用手、嘴、眼,而且更多地是用心、用脑、用情、用智等等。前三种类型的读法可能是消遣、娱悦,充其量加上记、背的成份在内,而“读书”则是一种主动、自觉、消化、吸收的过程。前三种类型尤其是“翻”“看”的层次可能目的性不是太强,压力不是太大,而“读书”则是求索、考证、探究的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艰苦的再创造过程。只有“读书”,才能真正地把书据为己有,为我所用,而其它类型充其量只能叫“借”:用了一下后又原封不动还给人家了。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需要,就是真正的读书人有时也需有随便翻的习惯,有“念”的时候,有“看”的兴趣,因为有些书是不配认真读的。但这些不能代替读书。一切有志者都必须下决心把前三种层次提升到“读书”的层次。
其实,就说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也可以分成若干层次。比如说泛读、精读、研读、攻读等等。当然这些说法各有不同的所指,但大体可归为“泛读”和“精读”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各有长短,互为补充,互相促进,都是必要的。泛读如广种薄收、大田作业,精读如精耕细作,园艺科学;泛读如井面,精读如井深。不泛读难于广博,不精读难于高深。同时,无面无点,无点无面,不泛无精,不精无泛。博学家易浅,专门家易悖,还是结合起来好。因此既要广泛全面地涉猎吸收知识,又要对好书、经典书深读、苦读、反复读,读进去,读出来,把薄书读厚,再把厚书读薄。这样“折腾”几个来回,甚至是一辈子,方才能说这本书成了自己的,方能说读懂了这些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称之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