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题目应该换一下,应该是“我学的这些有用吗?”我不知道读此文的你是否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是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伴随了我很长时间。
初中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高中开始学函数的时候,大学开始学微积分的时候。我不断地问自己,学这些东西对我的将来有用么?
那个时候的自己的答案也很明确,如果我不出国,学英语没用;如果我将来不当数学家,学函数没用;如果我将来真的不当数学家,学微积分真没有用。
有一段时间,我为自己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很是洋洋自得,很觉得自己聪明,有远见。节约了时间去做别的更有用的事。
想想这些。可以用一句歌词概括“看时光飞逝,我回首从前,曾经是莽撞少年,曾经度日如年。”
1
小时候,我颇喜欢听别人故事,尤其是听评书,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等先生的评书能听的,尽量去搜罗地听。听得多了,自己就也喜欢说两句。
恰好在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讲故事”比赛,自己兴冲冲地报名,然后翻书找故事,还自己给自己排练。
母亲还在学校找了一位演讲有所长的老师对我进行指点。自己也挺努力地练习。
比赛的结果还算好,出乎意料地得了全校第一,然之后还代表全校去市里参加比赛,居然在市里也得了一等奖(那次比赛的最高荣誉是特等奖)。
其实,那个时候,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将来不当评书演员,练习这个有什么用呢?
当时我的答案好像是撇嘴笑一笑,甚至在心里还说“谁说我不能当评书演员?就算不当评书演员,一等奖这个事多牛啊。”
接下来到高中,每年必订阅的一本杂志是《演讲与口才》。到大学,正值如火如荼的辩论大潮兴起的时候。参加系里面的辩论大赛,还得了个“最佳辩手”的所谓荣誉。工作以后,单位组织的几次演讲比赛,自己也屡屡忝列获奖名单之中。至此,这段“有用”的经历告一段落。
最后,我终于没当上评书演员,但是很明显,当年的这些训练对我后来是有益的。当然至于将来还会有什么用,我却不像少年时那般笃定,真不知道。
2
我有一位朋友,酷爱学习。
上大学期间,学文科的她,把计算机三级考试给通过了,当时我都觉得,没什么必要吧,文科生学这个有用么?况且,我当时目测她也不是那种钟情于计算机行业的人。
那时她对我的回答是“全宿舍的人都报名了,我也学习了一下呗。反正报名也不贵。”结果是,她们宿舍只有她一人考过了。
前两天吃饭,她跟我聊天,说她的公司最近做一个与网络有关的项目,让她负责,这许多年未再接触计算机行业的她与专业人员谈项目时,交流无障碍。而同一项目组的别的同事则碰到了相当的困难。
她跟我感叹说,谁知道这十来年前起哄时候学的东西,竟然在十来年后派上了用场。
当时那么便宜的报名费,貌似是80元吧。这个投资还真是值了。
3
其实,想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阅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期间有了一些感触。
书中李笑来先生举了自己少年时花10元钱的巨款报了计算机学习班,而在多年以后编书的时候用上了当年学习的dos批处理知识。有关知识积累。书中还列举了他学习统计学知识及销售工作的知识,后来都应用到了英语教学上的例子。
故事的结论就是“在面对学习的问题的时候,每个人心智的力量各不相同。最后导致的结果不同。”
一方面我很同意李先生的这个观点,另一方面我也从自身层面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自以为聪明的我们以为能去计划自己的学习内容。然后尽量地去“学以致用”。
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很少有如此的智慧去了解未来。无论是未来的世界还是未来的自己。
所以,我们在很多学习内容面前判断学习的“无用”,本质很多都是这样的:
“这件事情很难,我继续不下去了。跳出来想想,好像没什么用。”
或者是
“学习这个别人来看都有用,但是我感觉很没意思,所以,好像没有用”。
有了这样的借口以后,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去做学习这件事情了。
4
由此而见,我们会因为很多短期内未见成效的努力而否定一些学习或者练习,甚至否定某项学习内容。从而导致了很多半途而废。
所以,在学习的路上,当开始问“学(做)这个东西有用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问自己的内心:现在的我是碰到困难想逃避?还是自己真的能预见把这项学习(工作)做好以后未来的自己。
如果能将这两个问题认真权衡之后再做答案,对学习这件事来说,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