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清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摘自/陈忠实 (白鹿原)
1
6月20号,甘肃西峰高三女孩跳楼了,听说跳楼的原因,是老师的性骚扰而导致的忧郁症。
在二年多奔走求助无门时,用跳楼方式结束了花季一样的生命。
让人更痛心的是,在消防警察全力营救同时,有些围观的群众,还不时发出欢呼和鼓掌声,甚至有人还大喊,怎么不跳啊,把驴都怂栽倒了。
也有人拍视频,放到网上并留言快跳呀,你到底跳不跳啊?楼下好热啊。
在四个多小时的救助时间里,在围观者的起哄和冷漠声中, 最终女孩对救助他的消防员,轻轻说了一句,“哥,谢谢你我走了”然后挣脱消防员的手,结束了自己19岁的生命。
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网络和现实中,会出现一部分人,他们心态是扭曲的,价值观是偏激的,导致他们特别爱看别人出事。
2016年的3月,湖北有个小伙子,欲跳桥轻生,围观者也起哄,往下跳啊,快跳啊,怎么不跳啊。
2015年的7月,一个半裸的女子在犹豫不决中,也是在周围的起哄声中,决然地跳了下去。
作为平常人对于生命的瞬间离去,都会表现出巨大的伤痛和难过,我们不能确认,女孩跳楼与起哄者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不可否认围观者的起哄,冷漠无情,是导致她做出跳楼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也有可能是压倒她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麻木不仁的扭曲心理,导致他们对生命少了那份尊重和敬畏,更没有生而为人的善良。
3
鲁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我不想过多的去评价或者谴责这些人,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一定会受到社会舆论与道德和良心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听说警察己抓了几个起哄的人。)
在我们痛恨谴责起哄者的同时,另一个场景却让人感动,在女孩拼命挣脱消防队员手时,听到消防队员撕心裂肺的大声呼喊,和他当场崩溃倒地的场面。
听说这个消防队员是参与救援人中的其中之一,刚刚结婚,他是冒着生命危险,从窗户爬出抓住女孩的手,但最终没有挽留住她的生命。
他为没有救下女孩自责,甚至回去不让妻子靠近,目前还正在接受心理疏导。
我们看到人性黑暗那面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美好一面的存在。
4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责任分散效应,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假如救助不成,他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是需要付出很高心理代价的,消防队员应该属于这一种。
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这应该是起哄冷漠者的心理。
无论是前一种的赞扬,还是后一种谴责都无济于事,因为生命己逝,也许下一次事件到来时,依旧会有此类情景重演。
那我们活着的,有良知的人,能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为绝望的她们做些什么?
我想到在学习心理学的课程中,精分和音乐治疗老师赵小明,有一堂危机干预的课,我把老师的语音整理成文字作个普及。
假如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危机时,在没有更好专家的干预时,看到过这个理论知识的你,也许就是最好的重要专家。
给身处痛苦绝望的她们,一些支持和帮助,也许你的帮助真能挽回她们珍贵的生命。
5
以下是:“危机干预的方法和理论”来自赵小明课堂”(文字整理/云清)
遇到有类似危机事件怎么干预:
第一:疏散人群,因为人多之后,对轻生者是一种压力,并增强他的焦虑和紧张感。
二:给身处危机的人提供食品,提供饮料,或者疏导他能够坐下来的可能。
第三:利用一切给他提供饮料的机会,跟他说话,产生一种沟通的可能,尝试问他需要什么?
四:尽可能的延长这个时间,用时间拖住他。
第五,看有没有可能跟他产生沟通的机会,只要能持续沟通下去,就有拯救的可能,谈判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语言的诱导。
第六:通过语言诱导来让他情绪平复和增强他的思维。总的原则是这六条
6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和对方通过任何一种可能,先尝试进行眼神和语言的沟通。
1:一步一步跟他产生对话的可能,特别要注意的是要“神入”。(心理学术语)“神入”不是自以为是的共情,这时候自以为是的共情,很可能会产生更加糟糕的结果。
“神入”指的是你能够把你设身处地到他的身上,用你的灵魂去感受她内心的那个状态。
感受完之后,不要随便对别人下结论,而只是描述现象,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当下的状态。
你可以说一句:我知道这很难;看以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你试图描述他当下的现状,就是对他的看到和最大支持。
2:注意在这过程中不要去看手表,不要带上你的手机发出铃声,因为这些东西会增强对方的焦虑。
千万不要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对方的时间感,如果他有时间感,就有可能会迫使他,去做一些伤害自己的决定。
3:如果时间充足,你可以先写好,准备跟对方沟通的语言,这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开头语很重要。
可能这句话说的不行,就换那句话,要写下若干个开头的话,开头主要考虑引发对方对你的认同。
包括外在的认同,对方穿什么衣服,试图考虑和对方颜色差不多,这是一种外在认同,不要让你自己和对方形象有太大的差异。
文化认同,问对方你是哪里人?我是哪里人,价值观的认同,你有什么想法,我有什么想法,反正这个时候最重要就是找和她的认同点。
只要能找到和他的任何一点点共同点,就尝试扩展这个共同点,引发对方对你的认同,是产生共情的最重要的一步。
4:要记住,不可以说一些否定之否定的负面用语,什么叫否定之否定,尽量不要说你不要着急、先不要死、不要自杀、这种否定之否定之语言。
当事人在这个时候由于认知狭隘,他可能听到是负面的词汇,所以这些否定之否定的语言尽量避开。
5:语调下降八度,下降八度目的是让你的说话看起来更有气势,这在潜意识里会增强你说话权威感,会增加对方对你的信任程度。
如果经过训练,可以让你的说话变有节奏感,有节奏感目的是诱发他的右脑,对你产生积极的印象,积极印象可以让他的消极情感,转变为积极情感。
6:保持眼睛和对方的平视,尽量看着他,不要离开他的目光,而且在跟他眼睛对视中。
尝试用你的眼睛和他,发出情感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中尝试一步步,慢慢的缩短和对方距离。
7:认知诱导,这种诱导和其它诱导是不一样的,比如:特种兵、商业、作战,那种认知诱导是让他们的思维变窄。
而危机干预的诱导,恰好相反,是让他们的思维变宽,不要说二分化的话,不要说只有一或者二选择的话,你要诱导他们对一件事,有三种或者四种以上可能性的思维处理。
8:打比喻,从一开始就尝试和他做比喻,只要他和你进入到一种比喻的,语境中的时候,他就会进入到你预设的某个思维程序了。
所以你要想好,可以和她打一个什么样的比喻,然后尝试和他一起共同建构这个比喻,有了这个构建,她就逃不脱你的思维框架了。
9:始终保持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不要让他的注意力转向那些危险的地方,比如说眼睛看着下面。
让他的注意始终在你身上,这样能保护他,不会让他产生冒风险的危险行为。
也可以尝试一边说话,一边打手势和小动作,小动作的暗示含义,是具有让它平复情绪的可能,是为了对她产生,一种类似催眠的效果。
你也可以拿支笔在旁边,跟她说话过程中,时不时的做出一些有节奏性咔咔的声音。
做这些是让对方的思维,慢慢接近你的思维状态,跟他说话时用眼睛看着他,轻微的点头眨眼睛,让对方慢慢的进入到一种催眠的状态。
10:呢,提供食品的时候,尽量提供甜点和能够产生多巴胺的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可以让人慢慢的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
11:当你跟他说话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尝试让对方的身体感到疲惫,然后引导他慢慢的靠着某个东西,或坐在某个地方。
然后再展开更深入的沟通交流,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事情就会一点点开始得到缓解,就有救下他生命的可能。
作者简介 -云清,公众号寒香清雪,心理学爱好者,爱读书学习,想和你用文字探索生活和感悟。任何事当你选择了坚持,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