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流浪地球里面也似乎在说着这样一个主题,但是怎样的陪伴才能够让有质量呢?
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在1930年做了一个关于恒河猴的实验,这种猴子94%的基因与人类相同。哈罗和助手设计了两只假的母猴子,一只是铁丝编成的,一只是裹着厚厚海绵的布母猴,在两只假母猴体内都有一只供暖灯泡为幼猴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胸前都挂了一个奶瓶给幼猴哺乳,哈罗将8只幼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布母猴喂养,一组由铁母猴喂养,哈罗在观察了5个月后,发现幼猴和布母猴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铁母猴,即便是铁母猴喂养的幼猴,也只有吃奶的时候才迫不得已离开布母猴。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陪伴很重要,但是陪伴不一定能够带来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且不良的亲子关系在陪伴的过程中,会产生矛盾,互相满足不了需求,最后造成了亲子关系的恶性发展。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他觉得自己很难受,因为孩子不喜欢他在身边,孩子逃出家中,也不愿意和父母待在一起。互相刷手机似乎成了陪伴的常态。偶尔简单的交流: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还在打游戏,还不去好好看书?这似乎成了家庭关系正常生态。
为什么造成这样?
一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没有目标,以至于被学校教育的学习取代。父母亲子关系瞬间化作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成绩的提高是一个方面。但从长期来看家里多了两个老师,少了父母。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是内敛的国家,感情不外露,对孩子表达关心和爱护表达在行动上,很少从言语方面和肢体表达。久而久之,我们这份深厚的爱藏的太深,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孩子也忘记了。
朋友家的孩子休学在家,天天在家里面打游戏,妈妈和他已经没法交流了。和他说了半天的话,好不容易把手机放下来,他向我抱怨,妈妈昨天炒菜的油是用过一次的,建议妈妈把它换掉,妈妈不听他的,坚持要继续用。在这样的家庭里面,大人什么都说了算,孩子的话可以当作空气,家没有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孩子也就找不到在家里的价值。
第三,家庭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包括对父母的教育以及对孩子的教育。而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老师经常要学习业务知识,教育局要引领学校的老师自身的成长,孩子也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引导,那么家长自身的发展呢?处于真空状态。在这样一个众口难调的教育风口~学校里面,冲突也是日渐明显。
当然,很多家长还是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在网络上有家长课程,关于家长教育的一些书籍市面上也是琳琅满目,到底哪一些才是教育的核心呢?家庭教育应该把握哪些中心环节呢?似乎大家都在说,但是谁说的才是真正符合自己家的孩子呢?
从人本主义罗杰斯来看,关系可以治疗一切。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弥足重要,也弥足珍贵。我们希望有一天,不管孩子成为社会的哪一个阶层,社会的哪一个行业,孩子回到家,在家的感觉真好,我建立的家庭也要这样和美。
从古至今,我们秉承的家庭核心是家和万事兴。这个和是不争不吵,相安无事,还是大家建立了紧密的心理链接,足以应对家庭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答案是后者。
而如何让大家心在一起,这需要团队建设,需要事件支持,需要足够多美好的回忆,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把孩子培养到最好的大学。很多家庭是走出了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没了一个儿子,没了一个女儿,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亲情温暖,不足以支持孩子来反哺,每个月收到的银行账号上一个冰冷的数字,和十年前父母做的一样。
亲情需要爱来滋润,需要温度,需要大家在一起哈哈哈。这些快乐的记忆会把这个人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找回来,就像中华鲟一样每一年都会从大海洄游到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