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参加了一个高端座谈会,谈的是经济领域的话题,参加的不是各行各业企业界的翘楚,就是经济学家和著名教授。
我谈了包括上下游在内的牛奶产业问题。谈之前现场做了个调研,请每天都喝一盒牛奶的举下手。结果只占一小部分。
之后,在我发言环节,有三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个问题是,“难道奶牛不是在草原上养的吗?”
一个反应是,“我在国外是坚持喝牛奶的,但回国后......特别是看到XX这个品牌,坚决不喝。”
一个评论是,“中国人的健康靠什么?靠喝牛奶嘛?”(之后是大家哄堂大笑,我也笑了)这位来自医药领域的老总接着说,“牛奶是给牛喝的,人类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牛奶。不喝牛奶,才体现了多样性。”
针对第一个问题,对草原养牛的误读,罪不在消费者。这么多年了,在摄影棚里拍草原广告,给消费者描绘“心里的”、“自然的”牧场,善意也好,恶意也罢,你以为消费者傻,实则透支的是消费者的信任。这几天几大乳品企业年报发布,利润几乎全部逼入高端牛奶的狭窄空间里,钱挣了不少,但那是不是靠接着编故事去透支行业明天的钱?蛋糕没有变大,只是你多切了一块,别人少吃了一块而已。行业没有变大,有何值得炫耀?
针对第二个问题,对特定品牌的不信任,罪不在消费者。让我想起那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硬广,会适得其反。是否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体量、盈利没有直接线性关系。这么“好”的企业和品牌,在高端消费者心中留下这样强烈的反向印象......我算是眼见为实,深受教育了。
针对第三个问题,对牛奶的误读和误解,罪不在消费者。牛奶消费不畅,企业迫于市场回报压力,只关注于自己的硬广告,却始终无人做行业层面的公益广告,针对消费者的教育根本没有做过,就怪不得谣言四起。原来只是听说,昨天亲眼所见,也是深深震撼。责任在我们自己,用不着埋怨别人。
我用这个评论为例子,直接讲了改革中通过国家公益广告投入为牛奶消费“疏堵”的必要性。我告诉大家上面的那个说法就是对牛奶的典型误解和误读。(立即也是引起哄堂大笑,我反而没笑,确实笑不出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部分,追求用动物蛋白替换植物蛋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共同选择的道路,因此才有了动物的驯化和畜牧业的产生。对于健康的关注,靠药物肯定是最后的选择,食物的选择和搭配永远是首选。我前几天脚踝受伤,医生当时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肯定骨折了,但片子照完后,看到骨头完好无损,医生觉得我这把岁数有些不可思议。我心里第一个想到的是好人有好报,第二个高兴的是这么多年来坚持喝牛奶酸奶加强骨质,看来真有用。
这是一场很严肃的座谈,奶业的话题与其它产业话题相比,几乎微不足道。让我看到的是,围绕中国牛奶的说和做,喧嚣不少,短视不少,急功近利不少,换来的“私利”不少,透支的信任不少。
但如果着眼一个行业的未来,该做的,也确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