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又出现了。之前读《悯农》的时候我就联想到过这首诗,所以联想到的其他两首就不再重复了,不然显得我特别啰嗦。
(一)诗人生平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横,字昭谏,世称罗给事,杭州新城(今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
感觉唐朝总体来说还是北方人的天下,毕竟世家大族都是北方人,像是关中人或者中原人居多,南方人出彩的并不多,尤其是风景优美的江南地区,感觉出名的唐朝诗人反而没有几个。
终于看到一个杭州人,感觉还有点亲切。
罗隐又是一个仕途不顺的诗人。自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开始的十二三年里,总共参加了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并因此改名罗隐。
我发现古人很喜欢在没考上进士之后改名,当然可能是因为我了解的古人比较少,参照物不多,我想到的是柳永,一开始叫柳三变,没考上进士就改名叫柳永了。
黄巢起义后,罗隐避乱隐居九华山。但是他并没有真的“隐”。有人建议他,既然才华已经被人得知,没考中进士也不要紧呀,趁着天下大乱,去辅佐诸侯也很好嘛。
罗隐听从了建议,光启三年(887年),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还是蛮长寿的,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
我有点好奇罗隐的生卒年怎么精确到日的。真是厉害了。
罗隐著有《谗书》及《两同书》(《太平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于民间流传颇广。
这么看来,罗隐这人文风跟鲁迅先生有点相似。
百度百科里有罗隐的画像,取自1923年修《浙江慈溪罗氏宗谱》。这让我更加感到亲切了,罗隐的后代居然从杭州搬到宁波来了吗?
(二)诗歌品读
诗人的故事讲了很多,现在回到诗歌本身。这首诗确实是一首很简单的诗。
第一二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不管是平地还是山峰,都有蜜蜂忙碌的身影,它们占尽美好的春光。
第三四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问了个很犀利的问题,蜜蜂采来的花蜜,自己享用的却很少。
表面上是在说忙碌的蜜蜂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实际上是在说劳动者终日辛劳,剥削者不劳而获。
前两句里,蜜蜂“占尽风光”,多么愉快自得,后两句反差就越大。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让诗歌充满力量。
在我看来,这首诗既是对劳动者的歌颂,也是对剥削者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