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情简介,给人的第一感受会是风平浪静的感觉。没有波澜壮阔,好像就是一本日记本的自白,透着平静的真实却又充溢着趣味。那是以九位青春男女为代表的校园成长故事,那是最接近记忆里认知的大一生活。
今年六月份看的《一起同过窗》,因为正处毕业季,校园里满散着离别气息,连学校里的横幅都是有关毕业生的消息:宣传着各个学院的毕业晚会;关于考研、出国或是工作;关于毕业论文、毕业典礼等一系列繁杂的任务;还有那些类似“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毕业寄语;穿着学士服的一群群人跑遍整个操场,逛遍整个校园,使出头脑风暴摆出各种凹造型,涌起一波毕业照拍摄的热潮;毕竟,这是在青春校园里的最后一次狂欢,也是与曾经朝夕相处却再难相见的人一次无声的告别,从学校的三岔路口分别以后,当各自奔天涯以后,我们便注定要走散,走散是时间的必然。最重要的是,毕业是一场青春盛宴的离逝,我们终将向过去挥手告别。
我记忆中的告别,好像是后知后觉的样子。我们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深情感语,没有通宵狂欢,一切都与想象中得那么不一样,以为离别时也应该是轰轰烈烈的,那样才能满足心中的仪式感。然而,离别时,只是简单地挥挥手目送那些一起同过窗的人,似乎当时并不是毕业离别,只是某个学期的暂时分离,而当时的离别意好像就是面对短暂的离别。后来,一个人的时候,翻看各种毕业照的时候,才有意识地觉得,好像那真的是毕业离别,许多人将成为未来生活里的过客、熟悉的陌生人。
《一起同过窗》第一部讲的是学校里的大一生活,于我而言,好像也是不久前的生活,如今也只得是挥挥衣袖地回忆了。青春片看了一拨又一拨,青春的情怀总是不厌其烦地被唤醒。我们渐渐地长大了,终于长到了青春片里人物设定的时代年龄,终于是自己这一代年龄的人开始怀旧了。看《十八岁的天空》时,大概还不太懂青春的意义,后来的许多青春片,主人公许多都是读着高中跨向二十一世纪的年龄设定。那么,至于《一起同过窗》,大概是最接近的设定了。然后,我看了一集又一集,妥妥地入了坑。
在《一起同过窗》里,军训的篇幅占得也并不少,与教官顶撞、被教官罚站军姿、文艺汇演,好像都是记忆里的共有桥段。站军姿,从来都是军训里的必修课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在烈日下纹丝不动地站一个小时以上;站军姿,在军训项目里也是听起来最可怕的,每次总指挥哨子一吹,让各班组织军姿训练,哀怨之声一片涌起;站军姿,结束的那一刻腿是僵硬的,但有时候竟然也会有不讨厌甚至有那么一点喜欢,大概有些期待教官在那时候的个人秀,轻哼调子,诙谐调侃二三事,与隔壁班的教官互怼。军训数日,告别那一刻,却又诸多不舍。我们许多人一个个躲在宿舍偷偷掉眼泪,告别那个一辈子都不会再相遇的教官,告别那段人生中再也不会出现的时光。
体测,被当时的自己仇视成万恶的字眼,但每一年也都不得不被虐。后来,想想,那些害怕的、不害怕的,终归随时光散去。
社团活动,大一的时候永远都是最活跃的,好像学校里每一个活动都不舍得放弃自己的身影。《一起同过窗》里,最让人感动的是钟白、路桥川、任逸帆三人的茶艺社,那是三人友谊最鲜亮的象征,茶艺社的起起落落好像就是他们友情泛出水面的表征。里面有一句话很好地形容了:“我们茶艺社有五项活动: 静坐、调侃任逸帆、打牌、打完牌之后再调侃任逸帆以及茶艺。” 青春的时光里,友谊也是十分珍贵的,甚至是最为珍贵的,都说这时候的友谊最可能纯粹,凡是纯粹的总是让人向往的歌颂的。
还有很多很多……这一场青春盛宴,只能轻轻地告别着,然后,开启人生下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