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莲
莲之清新脱俗,古人赞誉得尽了,名言莫过于“出於泥而不染”,均言莲之超世而与众不同。
佛言“三尺莲台见佛心”,其意则玄之又玄。
出了芒种,即至夏至,天气渐热,白天也是一年中最长的时段,百花己残,绿叶肥浓,独莲傲立,其姿之淡雅素净毫无攀比之态,莲看似丛生无章,其实不然,新种之莲最能分就辨,藕茎直行,至四五片叶时茎才分枝纵横,莲胎也始见。与竹同理,佛说“什么是福,一丛竹”,其意大概是丛生而互不相防,和睦共处之道。莲亦是。莲胎初露水面,小如指尖,紧依荷叶,如小儿依母偷窥,胆怯却充满对外界的好奇,风儿一晃,半脸淹入水中,娇羞。
待得数日再望,长高了尺许,四面玲珑,花蕾儿露了粉色,尚有几瓣浅绿裹着,与今世华庭时尚无俦。叶儿也厚实大了许多,为莲花蕾遮阳避雨加大了保障,护在膝下,如母牵儿依依,母心拳拳,温馨感人。
此时的荷叶之碧应了“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句。如碧玉之碧,日光映着带翠,纹如玉人儿之玉手,滑而不腻,条条有致,不忍抚,抚之似有唐突佳人之愧感。
花蕾终高出荷叶,大如拳,犹如子女之长成挣脱了父母约束一般,满腹傲气,摇头晃脑。蕾儿已全身粉了,夏风儿一吹,竞相展瓣,莲座碧绿,黄色粉丝儿轻拂,有如观音在座,端庄,艳而不媚,媚而不俗,入世不惊,弥望青葱,万枝千朵,夏风儿一吹,荷香沁脑,怡人心肺,目之所及,心之所感,不可言状。
风停则如处子,婷婷玉立,不惊不燥,婀婀娜娜。宋李重元有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这说的是小莲池,亭台假山之中点缀的清雅。夏雨的洗涤使莲更碧.更清,散发自然之香,无俗世之烟火之味。
李清照写荷不多,赏荷怕是不少,初夏“蹴罢秋千,慵整纤纤手”,懒洋洋抚弄双手之后,也闻闻青梅,偶想“溪亭日暮”,大概此时她闻到了夏风中的莲香,才忆起曾“误入藕花深处”。虽对莲无馋词,却勾起无穷的暇想,同妙龄时的自已如莲之幽之清而无从说起吧!
东坡先生的快意妹夫秦观倒不赏莲,只听且闻。《纳凉》诗说:
“携仗来追柳外凉,画桥西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他自然喜莲,夏热趁风凉爽时,在柳下支个睡椅,耳听莲田中船杂人喧,鼻闻夏风带来的莲香,心中自然感应到莲田中的风光无限和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
赏莲如仅“出於泥而不染”,似有明哲保身无作为之嫌,洁身自好固然无可厚非,若于世不作为岂无进取之道哉?野史轶闻百花排名,把莲排第十八,而把有毒之曼陀罗排第一,百合未位,排名厅竟取“泣红亭”误世人多矣。
莲之清之雅之幽,出俗之姿,呵子之情,莲虽不言其情感天。岂独“出於泥而不染”乎?佛以莲为座,伴莲为舍,岂俗子之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