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要“下水”,方知难易。今天读于老师的书,又学会了一样东西——写下水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这为之下水。
教师“下水”,能为学生测深浅,有些题目我们布置下去,但是自己没有写,便不会知道学生为难的地方会出现在哪里,比如说于老师曾想就运动会布置一篇作文题目《记我校春季运动会》,但是一“下水”便发现问题来了,题目太大导致无从下手,一天举行了这么多比赛,该从哪下手开始写呢?这时候,于老师决定“化整为零”,命了两个具体的小标题要求学生必写,剩下的可由学生自由写,这样的下水,让老师了然于心,学生才会少走弯路。
教师“下水”也要念给学生听,为学生作示范。很多时候,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会作一番头脑风暴,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好。这时候,教师的下水文念给学生听,学生也会比自己看范文更认真听,而这个步骤,更可以放在学生已经写了第一遍的时候再念,这样学生自然会比较自己的作文,看出毛病所在,悟出修改的方法。身体力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也在陪伴着他们学习,遇到困难,老师不是一个指挥者,而是并肩作战,学生更能克服这种畏难的情绪。
下水文要贴近儿童语言,从学生的角度去写文。我们要考虑很多,比如说:学生看到题目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思路?哪些地方会遇到障碍?因为下水文多数要读给学生听,所以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浅显、畅达、力求有儿童情趣。这样的下水文,才能有示范作用,如果脱离儿童情趣,那么这篇下水文就失去了示范的意义了。
“下水”方知深浅,“下水”方知难易,看来以后也要常“下水”,做个试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