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周章毅教授《人格心理学研究与技术》的第三讲、第四讲课,还是有点懵懵懂懂,在最后秀菊院长督导时曾提问说:“面对人格的变与不变,在咨询中应该怎么做呢?”就这个话题,我又查阅了一些更专业的资料,分享给大家,更分享给自己。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人的人格特征。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它用于描述个体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并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和行为。人格在某些特质上稳定,而在另一些特质上随着时间、情境而改变,也就是说,人格又具有可变性。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对自身人格结构以及来访者的人格结构有很好的觉察与理解,不仅有助于来访者求助问题的概念化,更有助于选择适合来访者的咨询策略。
在不同的咨询阶段,不同的人格特征需要觉察的重点各有不同,同时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首先,在初始访谈阶段,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人格特征的觉察重点在来访者的人格水平评估,觉察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诊断评估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决定了咨询师是否要和这一来访者工作以及咨询过程中主导技术的选择。
其次,在咨询中段,对来访者人格在人格水平和起主导移情类型两个纬度的觉察是一个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存在咨询师头脑中的过程。作为咨询的主体过程,这个阶段对人格水平的觉察主要用于评估来访者的咨询进展,有利于及早纠正初始访谈阶段可能出现的评估差错,从而及时调整咨询方案或对来访者进行转介。同时,在这个阶段,对来访者人格觉察需要增加第二个纬度,即主导移情类型的觉察。咨询师对来访者人格的两个维度觉察的目的是找到其移情背后表达出的自体客体经验的需求,只有觉察到了,才能通过神入很好地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自体客体环境,从而给其早期成长不足的内在自体提供一个成长与修复的机会。
最后,在咨询结束阶段,咨询师重点觉察来访者人格中自体的补偿性结构,并评估这些结构的成长情况。只有对来访者人格中夸大自体部分作出充分诠释,并且来访者已经发展出很好的理想化自体,才有可能进入咨询的结束阶段。否则,整个咨询过程就仿佛一次起飞和航行都很完美,但降落出现事故的旅程,不但前功尽弃,反而给来访者带来二次伤害。
咨询师同时还需要对自己人格特征有清醒的自我觉察。
总之,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整个阶段,在每一次咨询中,都要做到人格特征的觉察,这种觉察既包括对来访者的觉察,也包括对自己人格特征的觉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