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简化者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熟视无睹,而跟他相对的另一极端——乌托邦主义者——则是无中生有: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
我们正处于乌托邦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煞有介事地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秘方,这不只是一种赶流行,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征。各种各样的“大师”,在连天使都不敢置喙的问题上大放厥词。某大学研究社团在它的章程这么写道:“人的天性善良美好,我们应当发扬光大,不可稍有懈怠。”其中一个课程提供了“精心设计的一套修行方法,能使思想清明,情绪平衡,身心愉悦。通过修行,人可以充分整合心灵、情绪和肉体,进入人性的本然状态。”另一个为已婚夫妇设计的课程则打出这样的广告:“如果婚姻是爱情的妥协,这种婚姻也就不值得我们去追寻了。”还有现在各类成功学励志讲座,各种神丹妙药,都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在人群中盛行,长久不衰。
乌托邦症候群的三种形态
试图以乌托邦来改变现况,所导致的后果往往使问题陷入胶着状态,甚至愈变愈糟。人们面对问题时,如果自认已经找到(或可以找到)最终的、最完满的解决办法,很容易就陷入极端主义。人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当然会努力去实现他的想法,否则他就是对自己不忠实了。因而引发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乌托邦症候群。乌托邦症候群可能以三种形态出现:
第一种可以称之为”内射式“。它所呈现的,是更直接属于精神病的、而非社会性的现象。因为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当事人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觉得是个人有所欠缺所导致的结果。
第二种可以用一句名言来概括:“满怀希望的跋涉,胜过抵达目的地”这一类型的人,并未因为没有能力实现乌托邦式的改变责备自己,反而会沉溺于一种比较无害的、几乎是儿戏的拖拉之中。他们觉得,目标既然十分遥远,这一趟旅程也将倍为艰辛,而长途旅行是需要长期准备的。至于是否能够达到目标,或一旦达到目标,是否值得如此长途跋涉的恼人问题,则暂时可以不必细究。
第三种的形式主要是“透射式”。这一形式最主要的成分是一种道德的、主持正义的立场。保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边,肩负着改变世界的神圣使命。他们最初是通过各种方式企图说服别人,认为只要说的够清楚,所有的好人都将见到真理。于是,那些不认同真理,或对真理置之不理的人,就被视为坏人。推演到最后,则变成必须消灭这些坏人,才能维护全人类的利益。
乌托邦症候群诸多方面的共同点是,患者认为他们所根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我们指的是,当一个人(或团体,或整个社会)试图按照自己的前提去建立自己的世界而遭遇挫折时,并不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合情理之处,反而如上文所述,去怪罪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社会)或自己的笨拙。他们无法忍受是自己的前提可能出现了问题的想法,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前提即是真理,是最真实的。一个研究计划研究不出什么结果,主其事者若是采取同样的态度,他将投入更多钱,再扩大计划,来试图解决问题,简单地说,即“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