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刘润的进化岛》看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里的故事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同时呢刘润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延迟满足”。
今天就以这个故事作为话题来谈谈我的感想。
话题故事:斯坦福大学Walter Mischel博士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测试人员拿了一些棉花糖,分给一些小朋友说:每个人先发一个棉花糖,这个棉花糖归你了。我们要离开15分钟。这个棉花糖你们可以现在就吃掉,也可以等15分钟,我们回来以后再吃。如果你能等到15分钟以后再吃,我们就会再给你一个棉花糖,这样你就一共有两个棉花糖了。
然后测试人员就离开了房间,通过摄像头观察那些做实验的小朋友,有些能忍住,有些就忍不住,把棉花糖给吃了。测试人员就把这些小朋友分类,记录下来,跟踪观察他们多年后的成就。发现最后能坚持住不吃棉花糖的小朋友,后面普遍都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而那些想吃的时候马上就吃的小朋友,后来普遍都过得比较平庸,碌碌无为。
另一个版本是:
后来,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在引入“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有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现在用这些旧的蜡笔,或者稍等一下,她会去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那个成人拿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成人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的,A组的孩子得到了新的贴纸,而B组的成人又再一次道歉。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Kidd开始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实验的两种情境,得出了两种结论。
第一个故事的结论是:这些能够坚持住的小朋友们,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特质:他们不要求立刻就要满足当下的愿望,而是能够为一个更大的目标、更久远的成功,而坚持住,抵抗住当前的诱惑,这就叫延迟满足。
这个实验里孩子的这种特质是天生的,而刘润老师通过讲这个故事让自己的孩子了解延迟满足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孩子的耐心、自控和更长远看待事物的眼光,认为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小孩子养成这些特质。
我也非常认可这种方式,曾经设想过以这种故事作为话题来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其他品质和好习惯。
第二个故事实际验证了:环境对于孩子自控力养成的影响。当孩子所在的环境可以始终做到信守诺言,即使再小的事,答应孩子就能做到,那这个孩子就会更加愿意自控;而如果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出尔反尔,连哄带骗”,那孩子就会明白“现在吃到肚子里的才是最保险的”,自然不会体会自控力的价值。
我在培训中曾经做过一个红黑游戏,那是一个成人之间相互博弈的例子,如果大家都诚信,最后是两个人的分数都会很高,如果两个人都不诚信那两个人的分数都会很低;如果其中一组选择诚信,另一组选择不诚信,不诚信的一组分数就会很高,但受到欺骗的另一组反击就会非常的激烈,大多会采取“两败俱伤”的方式。因此会导致高分一组也被拉下来。放在一个更大的角度,有好几个组来做这个实验就会发现因为不诚信得到高分的与其他组比起来,因为不诚信导致他的分数要远远低于其他组。这种情况也说明了,在社会的角度,在时间的纬度上,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呢?还是用第二种方式比较多?第一种方式自己也尝试着用过,但是很多时候会被家里人破坏(自己在孩子教育上和家人的沟通不好,这是最近自己在反思时发现的,和权威沟通的能力不足、竞争性不强)。自己没有满足的、孩子的需求,其他成员会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早早满足了孩子的愿望,也就是说有很多的棉花糖可以给孩子吃,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了孩子的期望。一方面孩子会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维,会想办法满足自己的愿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棉花糖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度满足,孩子的自恋倾向很严重,对于小的打击的承受能力不强。还有一种情况是,和普通的中国大多数家庭一样,我们空许诺的时候比较多,好像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就好像大家很多时候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但是真正但是意识到和能做到完全是两回事。这也说明了知行合一的难度。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要有对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有觉察能力,知道是什么导致我们的行为,其实是我们意识不到的“知”—潜意识。一般来说,意识到和能做到完全是两回事。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要有对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的觉察能力,也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现在仔细回忆,记不起来有什么事可以让孩子来感受所谓的延迟满足,自己对于孩子情绪的了解和觉察不敏感,对于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感受的把握是不够,最后导致了孩子的厌学和逃学,现在孩子的状态好像和我有点像,不努力的去争取一件事情,会给自己找很多的藉口。觉得这是一种大度或者无所谓,比如说孩子一直要想上医学院的临床专业,结果因为调剂只上了护理专业。本来信心满满地要去转专业的诺言也被抛到了脑后,因为欲望不太强烈有放弃的可能,而且自己为自己的这个打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那就是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打算,有退路。那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性?能不能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了自己对于这方面是怎么思考的呢?关于制定目标的故事和实现目标的故事,想想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情况,更多的是哪一种?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作为成人的我,由于小时候的教育和现在的很多环境的不同,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理解的呢?已经没有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现在能不能引导,如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