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即Liberal Arts。该词在大陆被译成“素质教育”,台湾为“通识教育”,香港叫做“博雅教育”。博雅的拉丁文原意为“适合自由人”,在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上的的精英。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不是没有灵魂的专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总结最为精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考察了中国的教育,各方面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应该注重通识的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缺点:博雅教育不主张专业知识的学习,采用的是捆绑式教育,一个学生要应付十多门课程,教育出来的学生貌似什么都懂,实际上是什么都不精,而且出来工作之后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应用不上,加上学得又不精,就造成知识遗忘现象,遗忘了学过的知识等于没学,造成了教育的浪费。
现在也演变成为了中国的特色问题,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
大师级别的人也不存在这种困惑,样样学,门门精。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数学家。达芬奇是大画家、数学课、力学家和工程师。
钱钟书擅长中文和英文,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15分,英语满分,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是当时罗家伦校长同意的。
北大学生罗家伦,作文得到胡适的欣赏得了满分,数学0分,其他学科也不出众。在蔡元培校长“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教育理念和胡适的极力推荐下,破格录取。后来,他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的校长,他的革命思想,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30年,一位考生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的考试中数学为0分。作文只有三句杂谈“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了幻光,谁就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文学院院长闻一多主张把这学生录取,后来这名叫做臧克家的学生成为了著名的诗人。
中国还有韩寒郭敬明这些语文文学类的特长生,没有进入大学。进入社会也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特别是韩寒说“全面教育只有一个结果:全面平庸”
我倒觉得,关键是有没有兴趣学,现在对于普通人群来说,爱学习的人本来就少,你要是逼着他们去学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很有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情绪,抵制教育。中国自古就是“学而优则仕”,平民大众读书往大了说是为了“做官,达则兼济天下”,往小了说是改变自身命运。博雅教育理念很高大上,但不借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