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先生问我:“这个星期天你有什么安排啊?”
“参加马拉松”。我回答得一点不含糊。
话筒另一端半晌没有声响,我脑补着某人赶紧扶住下巴,生怕惊得掉下来的场面:“你确定不会……不会关节疼?”
正常情况下,他首先应该担忧的是我的小心脏扛不扛得住的问题。鉴于话题过于黑色,他拐弯抹角地说到了膝盖。
这几年,跑步变成一项越来越小资的运动,于是政府和商家联手拉皮条的马拉松经济也越来越热门。我也很想小资中产一下,但我缺强大的意志、强大的心肌和强大的膝盖骨。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别人选择跑马拉松是减肥,我这身板也去凑热闹,明显倒行逆施。我还真在小区兜兜转转跑过半个月,自以为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时,别人一句:你最近怎么又瘦了?把我立马吓得宅回了家。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跑马拉松的这个殷切心愿很容易就转嫁到别人头上。鞭策别人我向来不遣“余”力,看着余先生日渐肥硕的身躯,在他生日时我特意送了一本《像恋爱一样去跑步》,杭州人吴栋写的,据说按照他的方法跑步,不会受伤。于是他屁颠屁颠地练上了。
2
瞧我这瘦小羸弱身板,不大允许我去选择现在已成全民时尚运动的跑步。但是我对马拉松从未死过心,主要是虚荣心。我也想借由马拉松“重新认识自己”一下啊!这个时候吸引力法则开始发挥作用了——
有一天我在微信上闲逛,看到一则重磅消息: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要举办阅读马拉松挑战赛,杭州图书馆就有赛区。
参赛条件和规则是:限16周岁以上读者参加(我年龄翻倍还多,条件符合!)参赛对象需要在6个小时内完成指定新书的阅读,阅读时间不少于3小时。完成后归码答20题,每答对1题扣减9分钟阅读时间,午餐时间算在阅读时间里。
跑完全马的关门时间是6小时,看完一本书并答完题的截止时间也是6小时。跑步比拼的是毅力和体力,长时间阅读比拼的也是毅力,还有专注力。我的身体不强大,就让我的灵魂强大吧!
冲着那鸡汤文范儿的宣传语也得去磕碜一下:“人生是一场不断向前的奔跑”。好吧,就假装一次运动员:“马拉松的大军里没有我矫健的身影,但我已跑过”。
3
既然决定参赛,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我立马上网查阅了以往举办过阅读马拉松的先例,大致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又在报名后的一个礼拜,以少有的耐心看完了一直久拖不决、长期画不上句号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在分析阅读章节中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万一用上了呢。我又对东尼.博赞的《快速阅读》进行了重温, 不过他的方法更适合用于碎片阅读和快餐式阅读,不适合阅读马拉松这种长时间的看。因为比赛不但规定了你的最长用时,还限定了你的最短用时是3小时,以防止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最后,我有一点小小的担心,提供阅读的书会不会有让我拿起来就想砸选书的人的冲动!
事实上,拿到书的时候,我感到全身轻松。这是一本只有193页的纪实文学作品——徐玲芬的《门对孤山》,讲的是丰子恺与杭州缘起缘深的故事!
哪怕是一本再晦涩的书,193页在6小时完成阅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更何况文学类、写人物的书更容易保持阅读的兴趣。我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连着看了一个半小时,这时候发现对看过内容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长时间的专注,脑子会有明显能感知的缺氧现象。按照东尼.博赞的建议,阅读40-60分钟后稍事休息,阅读效果会更好。
比赛是从上午10:00开始的,我坚持到了中午12点,才离开位置去吃中饭补充能量。顺便从4楼到1楼,再从1楼到4楼地蹦跶了几趟。不到半小时,又回到书桌前继续阅读。
下午1时前几分钟,整本书算是看完了,刚好也达到了3个小时最低阅读时间要求。我起身去交还图书,同时扫答题二维码。
进了题库后,要求输入密码。我问工作人员讨要密码,工作人员答复:就是你们自己在报名时设的密码啊!我傻眼了:报名时有让我设密码这个环节吗?我设过密码吗?密码是什么呢?我试了几个都不是,汗开始来了。这是我连续阅读3个小时后的脑子短路,还是马大哈牌的健忘症又发作了?!
幸好对面参赛伙伴提醒,进当初报名的界面找回密码。好不容易找到密码,系统却要求重新扫码登录。这中间消耗了10几分钟的功夫,完赛的人多起来,短时间内进行系统扫码的越来越多,手机显示无法登录,一次一次扫码,一次一次不是页面空白,就是错误页提示。
这个时间段每个扫码的人都处于这种急得跳脚的状态,工作人员紧急发放事先准备的纸质卷,才算把一群热锅上的蚂蚁安顿下来。最后答完题出来,人都有些恍惚。
4
晚上比赛结果在微信公众号揭晓,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综合后,我竟然获得第九名,一举挺进前十名。人呢,都是得陇望蜀的德性,我假设要是密码没忘,在人少时顺利扫码登录进答题库存,是不是进前三名的可能性都有?好久没有找回自信了,让我得瑟一下下。
这次从所选图书的厚度和阅读难度推测,浙江省首届阅读马拉松挑战赛,首要考虑了“重在参与”的全民阅读原则。相对6小时的最后关门时间,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这本书多数人能在3小时左右看完。也就是说,对绝大多数参赛者而言,这次阅读马拉松对其耐力和专注力的考验强度是不大的。而且,国内作家写作思维的风格与读者的阅读习惯更为吻合。
我曾做好最坏的打算,可能会拿到一本外国作家写的、句子冗长的、社科类或哲学类的大部头书籍,这样会更费脑子,也更费时间,但意外并没有发生。大家都能皆大欢喜地提前顺利完成,由此造成的正向引导效果是,我相信第二届、第三届阅读马拉松的报名人群会呈迅速递增之势。显然大家都认为,每个人只要参与了,都是能完赛的,如果不追求排名前列的话。
从任何一个行业的出题习惯来看,大多数情况下,难度会逐渐增加,或者条件更苛刻。但是那又如何,一个长期保持阅读习惯的人,就像长期跑步的人锻炼了一身肌肉一样,再难也是能够坚持到底的。更关键的是,能享受到集体阅读的乐趣。由此发现,我性格中还有爱热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