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自己做钻石行动,将原定的“具备成为主策的能力”修改为“高标准完成共读活动”。仔细思考,两个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意愿,具有牵引力。主策是现在工作的重心,共读是现在业余生活的重心。所以如果推进两个任务也能接受。
可又隐隐觉得,哪里有问题?一定有坑,一定要把坑给澄清出来。
人多力量大,老大设置讨论环节是有意义的。所以写03障碍时,我叫了小伙伴来一起讨论,是一起参加共读的小伙伴,也都参加了本次的钻石行动。目的有下:
- 我们小组建立后除了相互叫早,还没有进行过讨论,需要增加互动;
- 目前我非常需要帮助,而她们恰好也参加了这两个活动,是非常适合的求助对象;
- 她们在两个活动中都表现得很棒,一定可以给出很好的建议和帮助;
- 我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对她们来说也会有参考意义。
最后进行了一次时长约半小时的讨论,有以下收获:
开始前务必定好主题并明示
本身我定的主题是“我将钻石定为高标准参加共读行动,请问如你所见,会有何障碍?”,但我说完后还加了自己写的一些障碍,有
1. 晚上事情做不完,经常熬夜,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差,起不来
2. 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用得不是很熟练,看起书来比较费时间,需要投入更多精力
3. 对老大的依赖心比较重,一直跟在后面,所有感受也都基于他的阅读,很少有自己的感触和想法,被覆盖掉了
4. 对输出的标准要求也不明确,写完就可以了,无法提升作品质量
于是,接下来就变成大家针对我的障碍群策群力,考虑解决方案,而不再继续讨论其他风险。只好努力拉回来,接着收获了婉嫣的三条风险提醒:
1. 进度:加班聚会或者怎么的没有时间看书,写作业
2. 进度:前一天休息太晚,或者因为懒,早上起不来
3. 质量:因为想做到神级标准,而形成的压力,不愿意开始
全中,老老实实记录下来。嗯,记录是万物之源,万事之本。
什么是风险?什么是问题?
我会因为什么事情而做不到?——饭饭
很喜欢饭饭这句话,我做不到了,会是因为什么呢?
风险是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问题是已经发生的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情。
当他们成为问题时,我的方式通常是雪藏,无视。而在他们还是风险时,我又该怎么办呢?
我开始思考,要罗列出来,清单上写出所有问题和风险,再一个问题对应一张纸,一条一条去思考(来自《零秒思考》,非常好用,我用三张A4纸解决了kindle爱别离的问题,以前至少纠结半个月,当时花了五天走出来,从努力追回到反思收获,再到如何预防总结方法,就放开了,知道自己会变好)。
继续罗列问题
- 晚上没时间看书、写作业,怎么办?
- 晚上睡太晚第二天起不来,怎么办?
- 作品写起来很吃力,挤不出来想放弃,怎么办?
- 输出的标准不明确,一直写也不提高,怎么办?
- RSQC分析遇到不明确的情况,怎么办?
- 对自己要求太高而形成压力,反而不愿意开始,怎么办?
先不去想怎么解决,只是使劲想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罗列时,有两份参考资料:
接受当下的问题,珍惜下一次改正机会
单独针对晚睡问题,我每天都晚睡,所以我每天都有一次机会改正。和小伙伴讨论完,终于把自己从“今天晚睡一点没关系”的错觉中拉到回“每一天的晚睡造成的你连续的晚睡习惯”的现实。正视问题,通常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接着就是记录每一次改正尝试后的结果。这一周就好好针对晚睡问题做一个剖析吧。毕竟参加共计,一个目的就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习惯”。其他的,哈哈随缘吧。
没错,其他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方案,就是接受!必须要接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一切事情,不然就是内耗到死。而学习《思考,快与慢》,就是想认识更多自己没有发现的其实没有能力改变的事情。没办法改变,但可以认识。说不定很久很久以后,能力起来了,就能改变了呢。
我的钻石行动
最后,关于资料分享的话题
俱乐部非常多擅长记录、整理而且乐于分享的小伙伴。详尽、到位的分享其实对别人很有参考和借鉴意义,但这个获取的过程很费时间,转化也比较费精力,其实不适合语音沟通时作为讨论资料(除非主题就是这些整理资料,需要一条一条过,或者你非常非常熟悉资料,针对咨询者直接提出对应的条目。),更适合作为补充的学习或预习资料。
所以当讨论中敏杰给我这份资料时,我是一头黑线的——这是让我现在就去全部看一遍然后自己找到里面的对应问题再来继续讨论吗?不过今天翻一翻,就觉得还是挺有收获的,一些方法投放可以参考,只是太细太具体了,通用性不强(比如说会喝醉忘记打卡,投放策略是先打卡再喝酒,我想调整为“喝了酒可能会醉,就打不了卡”的风险意识,针对这个风险就有很多预防措施了,告诉别人醉了帮忙打呀,提前请假说打不了呀,提前准备好把青蛙打掉呀,都行吧。
扯到案例的话题,虽然例子很形象,方便说清楚问题,但如果投放不当,其实收效很少,甚至起到反作用。但说案例是一个很方便的启发性思维的方式,可以让大脑避免深度思考。所以:
- 活动前一定要预热,放出话题让大家做好准备,提前思考;
- 资料也在活动前或结束后放出,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
- 活动中把控节奏,遇到案例特别长的时候给予适当提醒;
- 提前告知,发言时如果要有案例,要求例子又短又准;
- 其实我们就是随便聊聊啦,但希望有所收获,所以也要高标准!
最后的最后,那个真的坑
开篇我就说,我想写两颗钻石。直到写完编辑时,我才意识到背后的坑。一颗钻石尚且需要一下午时间思考,两颗,管理成本可能不只是翻倍。我现在的能力,足够推进两个半年目标了?显然没有。所以我还是需要再做出选择。不过放哪个都没关系,半年做不了,先一周嘛。慢慢来,持续做。
所以,这也是这篇作品的一个更通用的意义,我通过自己的梳理和思考,解决了自己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实践,也加深了我对钻石行动的认识。感觉真是棒棒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