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睡眠质量还不错时,我很难理解朋友说失眠的痛苦。心想:睡觉多香!你有什么可睡不着的?你就是想法太多,自找罪受,矫情!
可大概5年多前,我经历了严重的连续失眠,才知道这个痛苦到底有多大!躺在床上瞪着两眼,心乱如麻,身体疲累,越想睡越睡不着,那种感受,生不如死。由于焦虑加抑郁造成严重失眠,导致身体出现很大问题,越发感觉人生灰暗。经过治疗包括吃药、心理疗愈等,才算慢慢走出那段日子。
也深刻体会到,只有“身受才感”,绝对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从此再也不随便下结论、评判他人行为。
我失眠往往因焦虑而起,但由于睡不着就越发焦虑睡眠时间不够对身体有害,从而进一步带动失眠,并搞得家庭工作一团糟,恶性循环。
好的睡眠才会保证好的精力,好的精力才可以做更多事,从容面对不同情况,解决各种问题。精力充沛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说,读书、学习、写作、锻炼等等,开拓视野,提升格局。睡眠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要想生活更有趣,工作更高效,成长更有激情,优质睡眠是前提。
刚刚写过关于精力管理的文,睡眠管理其实也是精力管理。
如何好好睡觉?相信百度上早有一大堆答案了。我只想说对自己深有作用的两点。
深度胜过长度
《睡眠革命》一书中说,睡眠确实是有周期的,分为朦胧期、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其中深睡期是黄金时期。许多人睡了8小时仍然精力不足,就是因为在浅睡眠阶段花了太多时间,或者是睡眠周期被拆得支离破碎。
书中说,每90分钟为一个睡眠周期。与其躺在床上瞪着两眼,数了好久羊也睡不着浪费时间的话,不如根据周期计算睡眠时间。即从起床时间开始算起,按照90分钟一个周期往前推入睡时间。
同时,如果你的周期不够,就可以在白天中午的时候,小憩一下,打个盹儿,这样的话一周保证大概28-35个周期就比较好。我运用这个方法,每天大概有4个睡眠周期,而且用手环记录睡眠质量,深睡越来越多,胜过单纯的长时间浅睡,效果很不错。
向内胜过向外
我发现我睡不着、睡不好的原因,主要不是身体的劳累,而是头脑里的想法太多。当头脑里的想法很多的时候,我越躺着要促使自己睡,越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大脑异常活跃,一会儿想这件事为什么还没做,那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处理?一会儿又琢磨儿子昨天又有那件事我没教导他,明天还得让下属关注工作的进度……这些念头不是在为过去的事而后悔、叹息,就是为对未来的事不确定的焦虑、担心等等,没有一个是在当下。当这些念头缠绕不休的时候,我就越发睡不着,快崩溃了。后来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减少头脑中这种声音的方法,就是冥想。
我对冥想最切身的认知,就是“把倾听里头脑中的声音改为倾听呼吸的声音”。这个改变,让我实实在在地关注当下,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把注意力带到自己身体的反应上。每天坚持冥想,头脑中的声音就越来越少,晚上躺下很快就会入睡。有时连续加班做分析做数据到特别晚,大脑皮层很活跃,就算深夜2点躺在床上,眼前的也飞着许多数字表格等等,很难入睡。我就转换“频道”,比如说先静坐冥想一会儿,或者播放一些使人安静的音乐。绝对不能看手机,因为手机光亮会更刺激,让我们的褪黑素减少,褪黑素减少了,睡眠会更差。安静的音乐、大自然的声响会让大脑的波长为阿尔法波,有效帮助入眠。减少脑子中的念头是很困难的,以前我曾经靠药物解决。比如吃抗抑郁的药,吃了后药物抑制脑子里的想法,就会容易入睡。可药物总会有副作用,并产生依赖性。而冥想纯粹靠物理作用,让脑子中的想法越来越少,心情也越来越平静,好处多多,没有任何副作用。
除了静坐冥想外,类似阅读、写作等很多方式都是冥想。阅读让我忘掉外面的一切,进入到书本里和那些先知、大家们去对话去交流。读一本好书,如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写作就是自己和自己灵魂的对话。读书、写作都帮助我越来越回归自己、深入内在。荣格说,向外混沌,向内清醒。当我向内的时候,其实我是清醒的。当我是清醒状态的时候,我的睡眠特别好。这句话是我说的,很有意思:“当我们是清醒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睡眠是很好的,当我们是梦游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睡眠质量会很差的,而且不仅睡眠质量差,其他的东西,质量也会差。”
所以无论是冥想、写作、阅读等等都是让我向内,向内让我清醒,睡眠质量就会高。生活的质量也非常高。精力好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时间就会比别人更长更宽更深。
灵感储藏于我们熟睡的大脑中。释放它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睡觉。你好好睡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