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善人他为24岁那年腊月下工,归途到白枣树沟,“特意到周姑父家承诺的明年帮他做活”而负责任。在他25岁那年,来到周姑父家,他是为找爷爷的心,立志变风俗而给老姑家做活的。
在周姑父家,老善人与周姑丈的长子国元的一系列对话,老善人非同寻常的智慧,折服了国元。老善人通过国元给老人与小孩开支的不平衡,折射出国元这个家族里即周家族风。对老人花一吊钱,对孙子花五吊钱,老人还说他儿子能尽孝。
在这里通过国元对老对小花费多少的描述,折射了当代乃至现代家族的消费理念。从中让我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我,眼中只有孩子,没法是顾及父母。因为父母把我当儿子养,外面的事多,很少顾及家里,出门总跟儿子买得多,父母公婆就是一点衣服,而且只是东西送到,很少跟他们同桌共餐,忙盲茫,忙得心也死了。不知自己是谁了,哪里还记得父母,连儿子都忘了,只记得挣钱。连儿子苦苦哀求、父母乞求多陪陪孩子,我都置若罔闻。没有在道上行走,得到的就是现在的生活:儿子的傲慢无礼,丈夫的不负责任,公公婆婆的利害,父母操不完的心。可如今,我悟到了:孝顺父母是我的天职,孩子好不好,全凭德行感。只要我们做好自己,在道上行走,即以身作则,用行动去引导孩子,用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再利害的婆婆也会被融化、被温暖。再没有责任的丈夫也会被感化,其实,不是丈夫不负责任,而是自己要强、较劲,导致有责任也会变得无责任,这就是离道的结局。再傲慢的孩子,有母亲的智慧引导,也会变得德才兼备。
因此,作为我,在这里是上了深深一课。好多原始的心结,其实是照见自己,并不是他人的过错,一切源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