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定计划,开始执行,就要提前考虑好,做好这件事是否是我们的刚需,所谓的“刚需”状态是,这件事如果做了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便利,如果不做就会一天都浑身不自在。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购物习惯,我发现,每当我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就会又冒出一个新需求来,淘宝每天都是各种待收货的状态。反思我每次购物的想法,都有一种不得不买,不买就觉得各种不自在的感觉。所以买到时候很果断。这就是刚需做及时性反馈,你当下即时被满足了,这是一种正向反馈,所以需求不断增加。
为什么我们所列的很多使得自己变得更好的计划总是半途而废?因为当仔细分析你想要的“技能”的时候你发现他并不是你的刚需。也就是如果有锦上添花,如果没有倒也不影响到生活。靠一时兴起或者从众心理所列的计划都无法持续,必须找到那个缺席的刚需,正确的刚需有很多,比如坚持阅读,坚持健身,学习育儿,认真护肤,学会一项技能,这些都能使得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可是如何认知,选择,培养刚需,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刚需可以塑造大脑,大脑在更新认知和选择,形成正向循环,才是我们要寻找的最终答案。
我来分析下现在我在提升的技能,看哪一项是在行动上感觉一天不去碰就会各种不舒服。有哪些是坚持坚持就放弃了。分别是:健身 中级经济师考试 心理学学习 日更写作 得到学习 阅读书籍框架整理 蜜芽副业 市场营销学习 英文学习 。说说我现在已经取得成效的。
经济师考试-—-——缺失刚需:上海积分,孩子入园必备。
蜜芽副业-———缺失刚需:销售技巧学习,赚钱
目前仍然在坚持的:
写作-——缺失刚需:讲话沟通逻辑更严谨。写作带来反思和复习已经认知的概念
得到学习定了五个专栏————只有《财富自由之路每日听》写感悟。梁宁的《产品经理》课程已学完。武志红《心理学课》开始反复听。两门课程分别是香帅《金融学课》和宁向东的《管理学》已经暂停学习。我想目前认知升级和心理学的深入学习让我每天都能够自己比之前活的更通透些,所以促进我上隐般的反复学习整理,变成了我的习惯。
总结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
英语—-缺失刚需:现在的工作生活环境很少基本没有需要英语的地方,个人也没有读书必须要读英文原著的情节。至于到底为什么列为计划。因为身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总有几个情境下需要会说英语,或者换一个更好的外企工作,英语能力是敲门砖。所以长期来看,学会英语读说能力百利无一害。
阅读书籍框架整理—-缺失刚需:看书进度慢,整理框架比较费神,从长期来看框架的整理便于知识调用,但是这是长时间积累才能得到的受益,短时间发挥不出来及时反馈效果。
市场营销学习:市面上的市场营销书籍,概念更全,涉及面更大,没有办法解决现实的职业能力瓶颈,所以即便不看,工作也算混的过去。
当我们放弃对一件事情的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找各种借口将我们拖延的行为合理化。比如当我吃重口味食物不加节制时候,我告诉自己,生而为人 ,有好胃口就吃,适当满足自己,不要让自己变成苦行僧一样,至于减肥的事,感觉自己也还行呀,偶尔放纵下问题不大。再比如,自己要锻炼的时候,孩子总是在腿边绕来绕去,一会喊着要抱抱,等孩子大一点懂事了。在锻炼吧!家里没有一个独立书房,等有书房了每天就好好读书。或者少了张书桌,做笔记不方面,也推推后吧,当这些细节跃然纸上的时候,发现借口是多么荒诞。随便一个小小的阻力都能够成为你的停止行动的原因。
刚需是一种驱动力,如何认知,培养正确的刚需?
1.好奇心是一种刚需,当我们打算执行一项计划的时候,必然是带着一份好奇心去探索,虽然好奇心是“刚需”,可是它比我们想象中脆弱,比如,当你的孩子和你十万个为什么,你会不耐烦的回复,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外界给你的消极反馈,就会让你对一个领域的探索失去很多信心和深入的决心。所以好奇心是需要被保护的。
2.建立正确的正向反馈机制,我们发现当我们去探索一件事,外部给我们的一些鼓励和认可更有可能的让我们更加激发做好的冲动。
3.在计划执行的时候,先投入大量的成本,比如金钱,时间,注意力。比如为了逼迫自己跑步健身,报名马拉松比赛,定好了酒店机票,为了能在马拉松中跑出好成绩,就不得不每日练习,逼迫自己完成任务。
4.绝大部分技能都属于用进废退的技能,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他,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比如你可以教会别人这项节能,也可以写成文章帮助别人,直到能把这个技能帮助你现金流变现。这是外界最直接的正向反馈机制。
5.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意思等同于刚需。新涉足一个领域,就要在刚开始投入的时候,找到你的赛道。相比同时起步的小伙伴要更加努力和优秀,保持优秀,做到最好,把这样的理念根植于大脑底层逻辑,直到这件事你完全停不下来。
培养正确刚需,让刚需塑造大脑,形成正确价值观,改造我们的生活状态,值得付出更多时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