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职场人士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进入一份新工作的头三个月到半年,是最焦虑的时候,也是自我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但是到了一年、两年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步伐停滞,开始了“混”日子的状态。
心理研究表明,人类对外部认识可分为三个区: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learning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在舒适区,得心应手,每天都做熟悉的事情,接触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到了学习区,会接触到新事物、新方法、新项目。此时,在有点新奇的同时,也会有新的焦虑,因为在这些新事物之中,还带着新要求和新压力。恐慌区则是压力最大的地方,这里边的要求你连想都不会去想。
很多人都听过10000小时天才理论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0000小时的训练。”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写道,“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家、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10000小时这个神奇数字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中的训练时长少于这个数字。人的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在这里我不想举例子,即使我举一个例子,也会有以偏盖全之嫌,想看例子可以去读这三本书:
这三本书都讲到了10000小时天才理论,颇有些国内成功学书籍的味道,然而不同的是,他不是抛出了个努力奋斗的字眼,然后给你5分钟的热血沸腾,而是确实讲到了一些方法论。
但是这时候有人如果跳出来说:练习一万小时能让你技能提升,这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比如一个流水线工人,练习十年大概也只是速度快了些,真正的技能并没有提高多少。
你要做的是持续的刻意练习,并在其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能力一点点提升。
刻意练习就是身处学习区的练习。所以,当刚进入一个新的企业,从事一个新的职业,初期半年,都很容易让自己在学习区。它一定不舒适,因为总会有很多新知识、新要求、新方法,但也不至于感到恐慌,因为你能从事这样的职业就一定意味着你具备某种程度的胜任力。在这半年的过程中,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不那么舒服,总有小担心,怕自己“现原形”,但同时你的觉察力也很强,你对自己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十分敏锐。
当然,之后的一年及N年里,多数人熟稔自己的工作,企业也不会对你个人有能力上的新要求,它们制定各种指标,达标就发绩效奖金。此时,你进入了舒适区。有人会说:“没有啊,我们还是老加班,工作还是很忙。”但是这一份忙,是很“舒适”的忙,工作内容跟当初没什么两样,公司给你的是舒适区的苦力活,这反而减少了你在学习区的时间和精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我5年的经验无非是1年的经验重复了5年而已”。
然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练习模式,以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来说,很多行业我还是不了解的,于是我找到了以下一些方法供参考:
一、音乐法
音乐法可以想象即是把一个作品演奏出来,脑补一下郎郎和李云迪演奏同一首乐曲的不同状态。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很多符合“呈现”的行为,典型的就是商业的演讲、汇报,还包括写作以及美工,都是通过某一个作品,用有效的方法呈献给读者、听众、学员,并引起认同、共情、享受、启发、思考、讨论。这类方式最典型的刻意练习:
比如说演讲:
1. 明确你所呈现的每一个段落、句子、身体形象、表情要带给听众什么信息和感受;
2. 在练习中呈现出来,给同伴、老师们看,并征求他们的反馈,看看是否达到了自己想呈现的效果;
3. 同伴以及老师会给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反馈,更好的老师则能给出某些语气、表情、句子的合理化表达;
4. 根据修改,再次重复上述几步。
比如说写作:
如果你想练习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好的方式不是写多篇文章,不回顾继续写,而是按照某个你喜欢作者的风格写一篇文章,然后自己忍着恶心看一遍,最好能请自己的朋友也看一遍,大家谈一下感受和反馈,某句话的修辞可以换一下,某个连接词可以不要,等等。如果一篇文章能经过三到四次打磨。你就能看着自己的写作水平一点点提升,其实这种方式很类似高中的英语作文。
二、博弈法
首先“打谱”:就是要把那些比较复杂的事情拆分成很小的部分。以谈判为例,会分成多个部分:调研、计划、闲聊、讨价还价、争议、签协议……在初期练习时一定不能全部都做。而每个部分单独练习,比如闲聊,不要以为闲聊真的就是随便聊聊,这背后依旧有探寻双方感受、期待和底牌的过程,因此对闲聊这个部分也要精心设计,你问的意图是什么,对方回答后呈现出来的感受是什么……当这种过程练习到熟练时,我们自然就会轻松掌握闲聊的“定式”,它会进入到下意识里。当我们把所有分解的部分都练习而形成“定式”时,谈判人才就训练出来了。
其次“复盘”:这个练习经常出现在MBA的案例讨论中。MBA两年的课程会给学员500个商业案例进行讨论,其目的就是对商业事件的一次次“复盘”。通过复盘回顾来判断当初是如何做的预测、采取了何种模型、实施了什么行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假如再回到当初,又该如何预测和决策。我在前面提到了“果断”型选手需要做回顾,其实就是“复盘”的练习。因此,在我们从事的职业咨询领域,一个很重要的练习就是案例讨论和督导以达到更有效的“复盘”,这样的练习,练一次就会成长一次。
三、运动法
很多工作要提供专业、系统化的服务,就需要运用专业知识。此时,基本功练习就变得很重要,一名会计师需要拥有深厚的基础数学能力,一名程序员需要对数据结构有扎实的理解,而这些知识几乎都会体现在十几本专著中,比如通信领域的《通信原理》,经济领域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闻领域的《传播学概论》。这类基础专著都特别晦涩难懂,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提炼不带太多水分难消化的东西。看完一遍之后,也许只能消化5%。而这恰恰是基本功的练习,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看几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其次,练习特殊状况。运动员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比赛中的特殊状况练习,比如桌球选手会花大量时间练习贴边球和架杆,足球选手会花大量时间练习刁钻角度的自由球。而在我们的职场中,也常常会出现特殊状况:在销售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客户问你很难回答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总会冒出想找你挑战的学员;在谈判过程中总会出现你很想躲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很可能是客户自己设计出来的;在开发过程中也会在某个难以置信的地方出现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漏洞。如果想变得更专业和高深,就需要熟练地处理这类特殊状况。而你几乎很难在现场就能随机应变,这依旧需要练习。你可以找一个同伴,让他扮演刁钻客户、吐槽学员以及谈判对手。
刻意练习包括三个步骤:
1.跳出舒适区,只在“学习区”练习。
有很大一部分人会经常说这些话“这件工作太没有意思了,每天只是重复这样的流程而已。。。”这就是处在舒适区的人,虽然掌握的技能能够应付每天的工作,但是仅仅是个及格而已,处的时间越长,温室效应的惯性越大。
2.大量重复的练习,从不会到熟练。
我们意识到需要跳出舒适区,做一些超出一点我们现有能力范围的事,这较比在舒适区里的会相对痛苦一点,因为你需要去多付出些思考以及做曾经没做过的事。进入学习区的过程刚开始肯定是做的不好的,这里的秘籍就是重复性的练习。
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我相信一个优秀或者具备优秀潜质的人一定是拥有高度的自检行为的,处在学习区意味着就是重复性的犯错然后逐渐通过反馈把错误修正,成为优秀便是不断把学习区再次变成舒适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接收到“自己还可以再进步”的反馈。
用图示表示即是:
所以不想在5年的工作经验只是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5年,还是要经常跳到学习区努力学习吧。即使练习了10000小时成不了天才,大概也不会太差吧。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整本书只给出了这一张图,算是对这个理论最好的诠释吧,不多解释了。
即使这样,努力并不一定带给你太多,因为职业生涯中,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