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笙妹妹:
每一次打开你的简书主页,便感觉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温暖唯美的配图,可爱中蕴含力量的文字,自2022年初至今的214篇文章,见证了你学生时代的清欢岁月与青涩心事。
去年盛夏,你从象牙塔走入了职场,我又看到你在工作之余努力备考,不断探索人际关系与个人成长,时常还会为一段逝去的爱情而忧伤。这些心境呀,像极了三年来的我。
亦因此,我萌生了和你成为笔友的想法,共度一载书信里的时光,陪伴与见证彼此一年的成长,成为两颗有棱有角、闪闪发光的星星。有许多主题想与你探讨,关于独处,关于备考,关于爱好,关于爱情。
或许一路走来都是理工科的缘故,我身边喜欢读书写作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能在“打工”之余备考提升者,更是寥寥无几。因此,能在简书遇见同频、同龄的你,真的万分幸运。
第一封信,我想聊聊在职备考。
很惭愧,我的大学四年,过得十分平庸,考研失败,毕业又逢疫情,一个极其幸运与偶然的际遇,使我入职了“围城”内。入职前的半年备考期,我开始在简书写作,向内检视过往,向外探索世界。我开始明白,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四年的没落,也不能否定我的学习能力。
正所谓“堕落的人一旦清醒,就会发疯似的努力”,入职之初,我在前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努力渐渐有了收获,也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沉睡的好胜心被唤醒,我不甘心像大学一样,业余时间虚度,于是开始了在职备考与提升。
我的两个主方向,就是写文和考证。
作为一名小镇做题家,我考过国考、考研、教资、法考、专代,如今又一次备战在职考研。比起鲜花与掌声,这一路的经验与教训,我更想与你分享。
低调与高调
鸡汤文里常说,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过去的我,总喜欢将目标与计划告诉他人,似乎他们的目光,能成为监督我学习的动力。可是考研一战,我摔得很惨时,才恍然发现自己像个小丑,在他人同情与不屑的目光中无地自容。
若说脱产备考,高调带来的是心理压力,那么在职备考,高调还可能招致领导的责难、同事的嘲讽。他们或许表面上笑着鼓励你,但要知道,职场永远不欢迎“学生”,KPI考核的是绩效,不是知识。
于是学会了沉默,可是一个人悄悄努力,长期得不到反馈,就容易懈怠放弃。我做过许多尝试,打卡、日记、网上监督,我会尽量避开身边人和圈子,去“小打卡”或一些小众平台打卡、寻找学友。去年九月,我结识了一位在校生研友,日常在线上聊聊工作学习,有人请教疑惑,有人分享悲欢的感觉,真是久违的温暖。
小梦妹妹的文中,多次提到你有一位待你如亲闺女的师父,希望你珍惜缘分,不负厚爱,让师父的关心,成为你备考与成长的最强助力。
心态与环境
你笑言现在的工作是“吉祥三保”,不知日常活儿忙不忙,空闲时间多不多呀?你在文中反思备考拖延,杂念太多,是不是计划本身就没有安排合理呢?
我也是个喜欢立flag的人,也常常高估自己的生产力和自制力,继而陷入“始终慢半拍”的焦虑与挫败之中。我心态上最大的痛点,是时常陷入一种工作与学习的胶着。在工作时无法专注,挂念着下班后或间隙里的学习;学习时,又自责于工作没有做好,无法心安理得。
为此,我尝试过许多方法,例如简单粗暴的时间分割:工作时间,哪怕有空闲也绝不分心,而是学习技术方案等;下班时间,则索性手机一关,高效学习。可这种方式,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并没能很好地执行下去。
后来,我特地去百度了一下“上班如何备考”,网友们的经验是,把重要的工作放在前面,高效完成,后面就抱一种“在图书馆自习”的心态;学习材料上,要选择适合碎片化时间进行的,最好采取无纸化方式。
考研数学,大概不适合上班时学习,但于你而言,考公刷题,或许可以尝试呢。不过,工作中干扰因素还是太多,不要对碎片化学习寄予太高期望,还是要利用好夜晚与周末整块的时间。
起初,我喜欢上班偷偷学习,似乎一下班回到出租屋,就自制力完全丧失。犹记法考客观题考前,恰逢十一假期,我主动请缨值班了五天,从早八到晚八,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机房,埋头刷真题。
可是这种学习状态与时机,对打工人而言,太奢侈了。一个人学习,可以无所顾忌,办公室里的学习,就变得偷偷摸摸、风声鹤唳,除了背点记忆性的知识点,刷题、听课都极容易被干扰、打断,效率自然难以提高。
去年阴霾退散,我开始打卡周边的咖啡店、图书馆,一到周末就骑上电瓶车,去享受一整日沉浸式学习。但平时下班回家,还是难以在书桌前坐定。起初,我试过床上小桌,可被窝是意志力的坟墓,果然没错;后来,又试过留在办公室,躲在无人角落里学习,可总有加班的同事来往,还是无法全心全意。最终,我果断换了一张大书桌和明亮的台灯,收起了桌面上所有杂物,通过线上自习室的方式,逼自己静心学习。
好习惯的养成,真的无需太费力。随着学习进度的深入,很快我就能坐得住,沉下心了,哪怕偶尔被手机分神,也能很快拉回来。这样的状态,充实却令人疲惫,有时加班忙碌,我就犯懒了。
经过一段时间尝试,我决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五天工作日,留一天加班,一天休息,其余三天,每晚学习3-4小时。新一年的考研备战,不忙的月份里,我就准备按这种节奏学习,还请小梦妹妹多来监督呀。
此外,在职备考,时间必然不够宽裕。如你所说的,一年参加七场考试,若要面面俱到,只会身心俱疲。我的建议是,抓“主要矛盾”。对于合格类考试,如教资、四六级,可通过“听课+真题”的方式,以及网上各种知识、技巧总结,快速“突击”达到合格线。而对于选拔性考试,如公考,则要精益求精,大量做模拟题之余,思考总结出一套适宜自己的做题方法。
选择与取舍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也曾尝试一段时间同时做许多事情,无限压榨“剩余价值”,结局却是什么都做不好,还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因此,一旦确定了目标,选择与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职备考,长线作战尤为辛苦,要尽量为自己制造松弛感,而非让“重要但不紧急”甚至“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牵连太多精力。
小梦妹妹有许多考试目标,但主线还是考公上岸,因此其余若感觉力不从心,可以推迟或放弃。爱好与社交,也可以删繁就简,例如每月读几本书,看几场电影,完全可以依备考进度而定,对书影评的KPI适度随心。
至于坚持反思总结,我是支持你继续写下去的,日常的经历、心得与灵感,随手在备忘录里记下,定期梳理成文,想来不会分散太多精力。而这份“成长有迹可循”的满足感,却能给予你莫大的信心与动力。
原谅我深夜讲了这么多,冒昧地提出一些看法,可谓道尽了三年在职备考的“一把辛酸泪”,希望小梦妹妹以我为鉴,在新的一年学有所成,如愿上岸。
期待你的来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