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老师。
好的,我现在是儿子的老师,其实不愿自称“老师”,总觉那样平白增添了一丝陌生。
十五天的古诗词赏析教学让儿子养成了清晨学诗的习惯,我从一个临时导读者不知不觉就成了传道受业的老夫子。
早前在早教机等工具的耳濡目染,两岁多唐诗随口就来,孩子的好记性就好似一张白字第一次书写上去的内容,清晰且明了。但要是问诗的意思是什么,他会把原诗在诵读一遍表示“就是这个意思呀”。三岁了,太多的为什么促使着他的理解力迅猛发展,苛求知道的欲望从那双忽闪忽闪的明眸中射出,小小的脑瓜子上何止十万个为什么!
诗词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这千百年来的国粹可远远不止韵律的优美,它包罗万象,有着耐人寻味的博大与沧桑,那是芳草碧连天的秀美,那是采菊东篱下的闲淡,那是胡天八月的凛冽,是国仇家恨的幽云,更是壮士百战死的豪情……
有诗人的旷达,有诗人的幽怨,有诗人的悲欢离合,那是文人雅士的情操!
每一首诗都是一段佳话,我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它讲给儿子。当他明白了一首朗朗上口却又不知所云的诗竟然有着这么曲折又有趣的故事时,我想他应该是拨云见日的感觉。至少他兴奋的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讲给了妈妈,并且八九不离十。
讲解时手舞足蹈的样子,不仅仅是在模仿我,更是在描绘他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是两只鸟在树上叫呢,唱歌。好多好多的鸟从天上飞过去了……爸爸说叫白鹭的鸟”他在正在给妈妈讲杜甫的《绝句》手指着屋顶,那给人答疑解惑的样子不禁让正在刷牙的我笑出来声。
“然后呢?”妈妈问。
“然后我不知道了……”儿子有点沮丧的说
那你再问问爸爸去。
“爸爸……”一声咆哮穿透了两道门敲击着我的耳膜!
我喜欢诗词,但我记不住,因为儿子我慢慢努力的记着学着,积累着。我不是专家但我希望成为儿子眼中的专家,对儿子传道授业是我最大的自豪。
我不苛求儿子背诗,但我希望他能感受到诗词的美与大语文的博大。每一首诗都是一副画,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脑袋,愿你的脑袋装进你所想象中的诗情画意。
20180818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