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都喜欢带本书,因为知道旅途虽短,车程很长,正好可以安定地看看书,此次到宿迁,带的是中科大出版社的赵征教授写的《与女儿谈管理》,昨天的途中看了几十页,又看微信小说去了,今天回程,一口气看完。
教授果然不一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与女儿商讨到管理的概念上,在打牌后跟女儿商讨出“目标的排序”;从做值日如何更节省时间,引导女儿思考做事的“流程”;从人气餐厅的排长队与外卖食品,跟女儿探讨出“流程的优化”与“评估、反馈”;从门口超市的购物引出“流程的瓶颈”及解决的办法;从女儿苦恼班级平均分比别班少引出“权重”概念;
还有家中不易坏的冰箱、容易坏的计算器、想更换的手机等等,让孩子从厂家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里,去思考企业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百年企业如何生存下来的;
从不同洗车店的生意经引出“客户细分”与“高端客户”的观念;从数学附加题没做教导孩子明白学会到会用之间的联系关系,让孩子明白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他们一起讨论什么叫“创新”,如何更好的创新,看得出来,他的女儿知道“记忆曲线”,而且结合自身实际,将记忆曲线运用在记单词中,掌握得很好。同时赵教授还让女儿回忆自己学习的规律,来了解“固化”(养成规律)、“量化”(记录、成绩)、“优化”(一段时间后对比成绩进行分析与改进)更要注重区分发现问题之间的关系及次序。
从女儿对图书角的管理,来探讨出什么是营利性组织,什么是非营利性组织?
从医院体检,探讨到医院院长该如何去管理医院?从管理医院探讨到班级图书角的管理,让他的女儿明白,管理者并不是对管理的所有的东西都要懂,最主要的是确定目标,同时大家对目标都有正确的认知,那么管理者更重要的是给大家的工作提供支持,把效率提高,实现目标。
在女儿苦恼班级的年度计划,不知如何设置时,从女儿看的电视抢答赛中,引出为什么一听到问题就会知道答案?又引女儿思考在做习题时,是利用习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来解出答案,从条件引出资源的概念,用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案就是答案。让女儿知道计划的制定,首先必须要有目标,那么目标跟他所想做的事情有关,也要考虑他们本身就有的资源,同时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实力。在目标实现有困难的时候,提高自己的自身的实力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本书只有280多页,我在动荡的商务车上,大概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实际上要不了这么久,因为我中间还要经常让眼睛休息一会儿。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回来以后我就做了这篇简书。实际上为了写篇文章,我又回顾了一遍,我觉得这本书不光是对教育女儿,对我自己也非常有收益。
反观我和先生教育女儿的时候,我们很少这样跟她深入的去分析一个东西,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很好的思路,所以就没办法跟她这样深入浅出的就生活中的小事情,进入深入的探讨和引导。
所以说给孩子的平台,实际上有时候就是父母的知识水平的宽度、厚度与表达,我欠缺的还太多呀。因为我们平时口表都不是特别好,所以我的孩子在口表上和当众表达上都有一定的欠缺,这完全是父母的关系。
跟赵教授的孩子比,我的孩子眼界肯定没有那么宽,所以说能养龙凤养凤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我得多努力,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