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的鼓励下,参加了青少年心理工作研讨小组。前两次的作业都没有完成,有工作繁忙?有个人懈怠?更多的是个人的拖延心态吧!
周四周五出差两天,周六上午上班马不停蹄的把年底的工作总结完成。中午吃完饭,孩儿爸问我,每周跑来跑去,学的啥内容?突然有点不知怎么回答,好像也说不上来。开车载上同事去的路上,我把自己想中途放弃的想法告诉了她,她说她每次学习也是顶着家里重重阻力,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就这样一路聊着到了。
这周的课程是体验式的课程,来的时候没有看群信息,好在同事提前帮我也准备了学习道具——一根筷子。刚开始感觉和同学们比较陌生。开场李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团体的筷子游戏,游戏中途让大家发表自己的感想,结束后再次发表个人想法,现场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李老师现场随机分组,我们五个人是最后一组,饰演了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妈妈因未将工作和家庭分开导致混乱场面的故事。晚上,老大单独一个人安静的学习,妈妈坐在刚上一年级老二的身边陪着学习,陪学过程中,接到客户催货电话,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老三要求妈妈陪伴,老二要求妈妈帮忙读题,客户着急要货的混乱场面。剧情结束后,李老师现场咨询了每个饰演角色在这个剧情中的感受,大家都很客观的将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
五个情景剧中,第一个剧情没有结束,我的眼泪就哗哗的流了下来。孩子在学校因为不会写单词,被英语老师批评,而且被告知必须写十遍,否则周一就不用上学。孩子很固执的给英语老师顶撞:我就不写,不上就不上,下周一我不来上课了。回到家里,孩子将在学校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没有批评,知识温柔的看着孩子:好的,不想去上学了吗?“没有指责,没有批评,只是抱着孩子轻轻的拍着孩子的肩膀。最终,孩子放松下来。说:妈妈,下周一我还要去上学。剧情结束,全场掌声雷动。
其实很喜欢第一个剧情中的妈妈,母慈子孝就是这般吧。这次课程挨着我坐的是一位男老师,在交流过程中,他自豪的说,孩子很愿意和他沟通。我羡慕的眼光也流露了我的心声。孩子平时回来很愿意和我讲学校的事情,我总是应付以待。时间久了,孩子觉得没有意思,可能就会慢慢的与我疏远。
下午回家后,孩儿爸略带揄揶的问我,今天又学了啥好东西?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一个大宝每天放学回来后的情景再现,他饰演大宝,没几句下来。他立马败下阵来,好好,我明白了,这种滋味真不好受。以后不能再吵孩儿了。
哎!难得孩儿他爸服一次软。
这周孩儿他爸比我做得好。自从有了老二,抱老二是常规,老大已经许久没有享受过抱的待遇了。昨天晚上回家居然还抱着老大几个屋子跑。
慢慢改变自己,减少掌控,让孩子轻轻松松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