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孩子还小时,宁可权威也不能太过放任
朋友的孩子三周岁了,刚上幼儿园不到一个月就大病一场,住院好几天。和她聊起来才知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会尽情的玩耍,直到很晚还不去睡觉,父母也本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的心态,没有过多的干涉,让他什么时候想睡就什么时候睡。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休息的时间都不够,怎么能有好的身体抵抗力?
在孩子还小,自己没有时间观念和自制力的时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不是父母应该做的吗?
02请允许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认识世界。
另一个朋友的孩子也三周岁了,到了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却纠结要不要送。不想送的原因是孩子不会吃饭。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我不禁有些吃惊,吃饭不是人的本能吗?即使三岁的孩子不会用筷子,也会用勺子了。之前就目睹了这个朋友一家人对孩子的“过度”照顾。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家人齐上阵。这个爷爷弄,那个奶奶帮,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踫。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应该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吗?父母一味包办,一味的放任,这样真的好吗?养育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还指望他长大后能够做出多大的成绩吗?
香港曾经出现“非典一代”的教育问题。在“非典”时期,一些婴幼儿因为成长在家长过度保护的环境里,沙滩没去过,到公园能免则免,没消毒过的东西不能碰,家长只差替孩子们呼吸了……于是,孩子对世界的感觉几近于零。随着年龄渐长,问题开始显现。不会走平衡木、不能攀爬、挡不了秋千……父母一直认为是娇生惯养下的相关行为,直至幼儿园老师提议他们带孩子看医生,才惊觉孩子患上了“感觉统合失调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孩子本该用他的小手去触摸、用他的身体去感知、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被家长剥夺,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一系列问题。这是家长愿意看到的吗?
03父母应该先当孩子的引导人,而不是朋友。
我儿子的小伙伴C,现在五岁半了,他的妈妈推崇快乐育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从三周岁上幼儿园以来,除非特殊情况,我儿子都是要按时去上幼儿园,迟到早退的情况是没有的。而C是否上幼儿园,什么时间上幼儿园是由他的情绪来决定的。有一次我单位组织讲座,我九点半出门,碰到C才刚刚去幼儿园,这个时间,幼儿园的小朋友早上第一节课都已经结束了。更不用说还有很多次,我碰到他没有上幼儿园,他妈妈解释说他那天“有情绪”,“不想上幼儿园”。
可是他养成这样的情绪模式,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真是难以想象,如果我有一家公司,我的员工三天两头不来上班或者是迟到早退,然后告诉我,他有情绪不想来!又或者是这个孩子长大了自己当了一个领导,然后三天两头见不着人,原因是他有情绪不来了!
还是这个C,我儿子去他家里玩,他就拿着平板玩起来没完没了。好不容易不玩平板了,又看起电视,没完没了。几乎每次去他家都是这样。和他的妈妈聊起来,他的妈妈说,她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能让孩子有负面情绪!有段时间我的儿子和C一样,迷恋手机平板,天天想着玩游戏,已经影响到了他的生活。我知道这些诱惑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还是坚定而温和的对我的孩子说“不”。即使刚开始孩子会哭闹,但是两天以后,孩子就自觉的不去玩游戏了。在我看来,面对孩子成长环境中的各种诱惑,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要重要的多。
孩子还小时,请把孩子当作孩子(要做朋友也是孩子长大一点以后的事),尤其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一定要为他的行为设限,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并且要贯彻这些原则、规范,宁可权威一点,也不可放任孩子太过自以为是。等到孩子逐渐长大,能够了解人我界限,明白如何与他人配合协调,并能为自己的行为及选择负责,“放手给予孩子尊重、自由与空间“才是父母应该有的教育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