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行,青海梦

<序>

去年收到去不去乌兰支教的通知时,种种原因,心里犹豫不决: 可能觉得孩子太小,可能有过一次带着出发前发热大儿子来旅行的阴影,更有可能是一种职业倦怠——不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就安耽待在单位里教书不好吗?…后来什么原因取消✈票我也忘记了。今年再次收到这样的问询时,内心依然有点忐忑和犹豫,于是,征询了家人的意见,LG的回复是“去一个星期问题不大”; 征询了GM们的意见,她们说的意思是“要改变自己就从现在开始”~~~那一刻,突然内心无比强大,觉得自己可以像个战士一样,勇往直前,披荆斩棘。

      等接到任务后,立刻去借来了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参,课本没有借到,但是在网上看到了电子课本,对方学校说让我报上课的内容,好吧,那就《数学广角》吧,因为感觉最近这两年,听得都是整合型的数学课,一课能拓展出一个单元,深不可测,我也喜欢那种思维深度,那干脆就把起点定高一点,直接把数学广角里的合理安排和烙饼问题整合成“优化”——学习数学家华罗庚老爷爷极力推广的一种数学思想。于是,在脑子里构思了一个星期后,手写了教学设计的草稿,在一直想着什么时候可以试教下,“2020乌兰支教”群里领导发话:最好试教下。正合我意。因为,另外同行的JJ和WIKI常年在外“晒课”,而我,能经常出去听课就已经不错了,上课,在安吉这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几乎轮不到我了。瓶颈期就是这样,不尴不尬,不上不下。

<出发前一周>

    出发前一周是最忙的,当然,这时候我要去乌兰出差一周的事,除了得到家人、GM们的支持,还有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家委会的大力支持。因为一个星期的代课老师找不到,换成其他课也怕孩子们一个星期不接触数学,对数学忘得一干二净,家委会们都选择了由我来安排出差这一周的数学课的学习内容,他们来督班。又瞬间觉得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可以大鹏展翅着去翱翔一周了。

      于是,开始着手准备试教。除了教学设计用电脑打印一遍,还根据上课的需要做了PPT,我自己的道具~合理安排流程图的板贴,还有孩子们的学具——锅和饼。其他弄弄都很快,就是慢在画锅和饼,剪下来,再涂色上了。虽然周二那天孩子们在学校安排下和主任、家长带领下去秋游了,我还是从白天一直弄到半夜两点。这种一定要让孩子在操作中理解的痴心,坚如磐石。但怎么样操作演示,让孩子理解清楚,我也是有点模棱两可的,还有前面的例题1合理安排做一件事的同时还可以做其他事情,肯定会花很多时间,后面的烙饼进程,时间很有可能会不够~

      每次试教之前都会紧张,紧张到睡觉醒了脑子里都在继续教学流程,直到自己置身于试教的环境中,这种紧张才得以放松。果然,和我预料的一样,合理安排——做一件事的同时还可以做其他事,还是有孩子不明白,稀里糊涂地就是没有感悟到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甚至连先后顺序都弄不清楚;等到了烙饼时,饼太小,还要放在“圆形”锅里烙,除了看不清楚也说不清楚...总之,上得我后背汗涔涔。还好,只有试教,才知道安排是否合理。

      当然,作为备课组长,知道大家距离远,课多,领导要忙的事情更多,不容易集中,于是开展了在线评课议课,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和一致: 容量再小一点,不能上两个主题的整合课,可以就集中完成“烙饼”问题,“合理安排”就要舍去; 道具“饼”再大一点,清楚一点可以写上“正”字或“反”字,道具“锅”就可以不要了,直接用书本封面啊什么的代替即可; 烙饼的重点一定要明确,双数张饼,同时烙,双数张饼,轮换烙...一一记录下来,并进行反思,改进教学设计,重新做道具“饼”,并对作业单进行简化——总觉得不放心,记得出发前一天的周五,学校里又逢大型活动,我赶紧提前一晚预约了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小伙伴,再给我安排一个班试教~~~我以前梅溪的同事AG小伙伴,也考来了我们学校任五年级数学老师,老同事又成为新同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甚至把他以前的课例研究发给我做参考,我仔细地审读了他以前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字,对他设计过的每一个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又思考了一遍~教学环节中重点追问,和难点突破方式,渐渐地明朗起来~

    到了周五早上,匆匆赶到学校打印教案和作业纸,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不仅打印机不给力,就连要给我听课的AG,差点就要没空,YOUYOU答应了要来帮忙听课的结果是这节她自己也去上课忘记来听课了,我也匆匆忙忙地进了四年级教室就走流程走了一遍,上完了,课堂氛围没有第一次试教好,同时也了解了班上有几个孩子是早前在奥数班里就已经接触过“烙饼”问题了,同时烙和轮换烙只是给了两个不同的名称而已,那几个活跃的孩子就已经把表格填好了~当然在怎么给出2张饼同时烙,浪费了时间,居然让他们去摆了,等到3张饼“轮换烙”,那些同时烙的人到后来也不知道有没有接受别人优化的“轮换烙”~AG说,这样去乌兰上的话,可能会上不下去的,因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重难点不明确,学生可能卡壳了就“动”不下去了,烙熟1张饼、2张饼其实都不用“摆”的,动手操作只能作为突破难点的一种手段,精炼的问题引导也必不可少...

      因为是出发前一天试教第二次,所以接下来的改进,也就是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模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当然要做最坏打算。最坏打算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至少可以让他们提前阅读书本吧。我想。没想到这时另外一个意外的小插曲是,WIKI的之前早就备好的英语课,主题被换了,问及原因,被告知那边的孩子已经上过了,安排表里是另外一课的题目,为此她非常烦恼,为什么这个表格在出发前两天才发出来呢?如果早知道他们这课内容上好了,不是可以早做准备吗?英语公开课要准备很多教具啊啥的~~~谁说不是呢?不管是什么学科的公开课,都要为之付出很多!

    谁还记得,那年我在梅溪,是和长兴某小学结对,那时教龄不长的我,也被指派去上交流课了呢?已经忘记了那时的课感,记得的是那时的羞涩与紧张~

    <向往的途中>

    出发时真没想到,居然有人一夜没睡觉,因为怕睡过头,错过发车时间,错过大家的等待,错过乌兰学校老师想交流的期待。而我也不是没心没肺地睡了很长时间,只是晚饭比以往要多吃了点,临睡前除了整理行李箱,还把课又捋了一遍,课件、教案都进行了修改,移动硬盘,笔袋,50个学具袋和1个大教具袋,还特别带上了那支黑色的油画棒,加上我的“小蜜蜂”和充电器?怕声音气场不足,只能小蜜蜂来凑。拿的是家里最小的行李箱,背的是我所有包里最大的包,因为可以把行李箱里不能放的东西,都放背包里。衣服少带点,因为去过青海,了解那边常年平均气温不高,所带的衣服只要厚和保暖就好。我对自己穿着也没啥其他要求,只要把试教了两遍的这堂课上好就行(想配上一个坏笑的表情,突然觉得自己又变成那个充满上进心的小年轻了!哈哈,好单纯的初衷啊!)。

      最后塞完那支黑色的油画棒后,已经晚上十一点了,躺下又起来,把手机自动进入的“免打扰模式”关闭,然后再安心躺下。没想到很快睡着,第一次被手机吵醒,是凌晨1点多,看下时间又继续合上眼睛睡。也不怕睡过头,因为闹钟已经开启。没想到第二次醒过来还是在闹钟之前。还好,等一切收拾整理完毕,没让开车的Mr.Li等我,我到马路边,他车也开到我们小区外面的马路上,车上坐着JJ。等我们到学校门口时,人已经差不多齐了,但是写好的2:58出发,还是临时变更成了3点左右出发。看着时辰写时间的Mr.Li笑笑。也许带8的都吉利吧,我这样想。谁不喜欢吉日良辰呢!

      接下来大部分的时间就在车上,飞机上,飞机还转机了一次,到了西宁机场后,被接机,接下来又是车上...兜兜转转,比我第一次去青海在路上的时间更长,但是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车上,我居然都能一落座就很快睡着,让人不自觉地想到“高原反应”。还好,带了红景天口服液,同行的很多人也都带了红景天。如果鑫仔没说红景天,我根本不了解红景天还能缓解高原反应。也不知道喝了有没有用,出发前4个小时,我一咕噜喝了两瓶,也怕岁月不饶人,虽说第一次去青海啥也没喝还照顾了那时生着病的大儿子,但这一次谁又知道我还能不能适应呢。前路漫漫,其修远兮,谁还能预想前路发生什么变化呢,深不可测。

    后来,果不其然,同行的亲里,有人有些时间我们没见到,据说去吸氧、挂盐水了~~~还有在这里几乎一夜都睡不着的亲。在这海拔高,氧气稀薄的西北地区,车子一路向着乌兰进发的途中,没有一抹绿色的植被,广袤无垠的草地,或者田野上,看到的都是枯黄的、一丛丛的草,一群群肥羊、牦牛,依旧低头在吃草。有时还会看见壮硕的马匹,或者背上有山峰凸起的骆驼,也是吃着一丛丛枯黄的草。据说,草,不管变成什么颜色草,都是它们的主食。就像那个关于面条和方便面的对话一样,你以为你头发烫卷了我就不认识你麽?哈哈,草,什么时候都是牛、羊、马、骆驼的“主菜”。从漫步在像得了“癞子”病的草地上的一只只羊、或牦牛的体型来看,它们的重量都是我们南方放养的牛羊不能企及的,这也许就是长年“游牧”在真正的大草原上的它们的优势。。。南方真正能长草的田野都已经被过度开发了,野草不多,能被它们吃的草还是很有限的,还是到了冬季南方的牛羊吃什么,我们已经不了解了呢。

    最初两天,么有感觉到冷,我们却感觉到了干燥,除了腿痒,就是皮肤泛起片片白鳞,浑身都如此。喉咙总是在补水之后的最短时间内达到干渴状态,所以永远都想喝水,而除了矿泉水,其他喝到的水都泛着淡淡的咸味。在南方不怎么喜欢喝矿泉水的我,居然在北方的干渴里,爱上了矿泉水的味道。

      也不知道车子累计开了多长时间,只记得到达乌兰县的时候,又是一个天黑。在下榻的饭店里,我们接受了来自乌兰老师献上的哈达,还喝了醇正浓烈的“下马酒”。向来喝白酒都嫌辣的我,肚子里瞬间燃烧起来,已经不是辣了,而是被像火一样的热情点燃了。

<这里的孩子和老师>

    由于WIKI的课要重新临时准备,而捐赠的主要LD还没有抵达青海,原本在后面上课的我,被提前到了周一下午就上。我一下又忙碌起来,和WIKI一起住成了室友,所以前一天晚上就在房间里又把油画棒拿出来,给每块“饼”加上数据,一个一个信封装好。听说乌兰新民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两个老师同课异构只能是把一个班的学生按人数一分为二,38个人的一半是19人,我只要教会19个人烙饼的优化方法就可以了。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

    怎么和一个班级的一半孩子进行课前互动呢?好像也没什么可以课前互动的。一边打印作业纸,一边想着这个问题,可是随着上课的时间越来越近,还是觉得要去了解一下孩子们的起点。于是再次走进了四年级的班级里,这次收到了他们的热烈掌声,让我不禁有些腼腆。可是他们很快安静下来,一张张纯真可爱的小脸,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期待地看着我。在这种肃然起敬地静候中,我心中也油然升起一股爱意。问了他们两个问题,一怎样的数叫双数,怎样的数叫单数,他们很快抢答出来,其中还有孩子骄傲地说“这个我们二年级就知道了”,这种骄傲中透露着自信;第二个问题由他们的早餐吃什么问起,到“煮熟1个鸡蛋要5分钟,煮熟9个鸡蛋需要几分钟”,全班只有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子答了45分钟,其他孩子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5分钟”,我叫了一个回答说5分钟的孩子,问他为什么,他自信满满地说“我妈妈就是把我们一家人要吃的鸡蛋放在锅里一起(同时)煮的”,看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这时,那个戴眼镜的女孩子腼腆地摸了摸自己的眼镜,对别人的回答表示同意。当时他们的午读时间还剩半小时,我忍不住让他们把数学书拿出来说:L老师下午要给你们上第104页的数学广角(他们马上往后翻,还说:那么后面啊!我们还有很多都没上过啊),你们能先预习一下书本的第105页吗(他们马上就有人说:老师,怎么预习啊)?我只能解释说: 就是把书本这一页的所有内容读一遍,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就可以了。

      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们自己的数学老师ZJW老师进来了,我和他相互腼腆地相对一笑。他说:我赶紧准备下。我也回说:Z老师,我马上好哈。便和孩子们约定好下午表现都要棒棒的,礼物明天送给他们。在他们闪闪发光地注视下,我走出了教室,对他们会不会预习懂最难的烙3张饼,我还是满怀期待。

    终于等到了第一节课上课了(下午2:30第一节课,3:20第二节课),我也带着听课笔记进了教室,教室里果然空出了一半的学生座位,坐了黑压压一片老师。我找到鑫仔旁边坐下,他压低声音和我说: 准备下,等下你要评下Z老师的课,我来评你的课?我连连摇头: 那怎么行?我和他上相同的内容,最多说说我的想法,评课肯定要你评。他笑笑没有多说,Z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教室里学生少了一半,上课更显得肃静。Z老师的普通话口音里带着略微的淳淳的乡音的北方音调(也许我们南方人的普通话口音也带着我们南方特有的腔调呢),每句话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显得比较简洁,解释得也很仔细,烙3张饼虽然有四人小组讨论,但是除了2张同时烙熟,再把最后1张饼的两面各烙3分钟以外,再也没有孩子说得出可以轮换烙,让所用时间变得更短。听到此处,我捏了一把汗,等到他讲完轮换烙以后,我赶紧悄悄地从边上走出教室。一路上想得是如果待会儿另外的19个孩子也没有人知道“轮换烙”时我该怎么办?

    果然是越怕什么就越容易发生什么,我教学的这19个孩子,真正操作烙熟3张饼时,也是没有人想到轮换烙,我的后背又一下热了起来。脑子里反复想的是:要趁着巡回指导时教会其中一两个孩子吗?然后让教会的这个人上来演示?但我做的却是叫了烙熟3张饼用12分钟的孩子上台演示之后,不知怎么就很快跳到了我自己在小黑板上演示如何烙3张饼不让锅空的“轮换烙”,那一刻,我又看到了很多孩子的眼睛闪闪发亮,在我还没摆完的时候就自动跟着摆了起来...再叫孩子上来操作时,果然一学就会~~~不知道这算不算突破了难点?当然,其他的重点都有提炼。我的自我感觉是,后来提炼什么时候同时烙、什么时候轮换烙时,孩子们自发进入边模拟怎么烙(当然有孩子真的用那3张学具饼进行模拟操作)边思考的状态——困难总还是有的,冲突也还是有的,比如7张饼,孩子们想到的就是一开始就轮换,那就是(3,3,1)这样去烙~~~最后总结计算总时间的方法有所迟疑。也不知道孩子们下课后会不会记录板书的方法?我觉得板书没有采用打印出来再用小磁铁粘在黑板上,真是失策。不过我也是后面听了WIKI、小J老师的英语课,才受到启发的。虽然为时已晚,但可以考虑下一次用贴的方式呈现板书。这里的教学设备也是安吉资助的最新设备,前面看到ZJW老师一会儿在投屏上放PPT,一会儿又把投屏当黑板用,瞬间又觉得反而是我们落后了。我们上课的几个人都是来这里后临时抱佛脚学的,因为我们自己经常使用的设备还没有这么智能。

      课上完之后就是议课评课,在三楼的党员活动室。我一开始没搞清楚这这幢楼的构造,以为和我们学校一样有4楼,总是走错,后来发现操场一圈的房子最高层都是三楼,就再也没有走错。在这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椭圆形会议桌上,还有很多椅子是We校长临时叫孩子搬进来的。室外的温度大概十度,但阳光还是不错,而室内却一直是暖烘烘的,男老师们多是西装革履,女老师穿着单薄时尚,反而倒是我,因为上课穿裙子,又怕早上出门那一瞬间的冷风灌腿,袜子里面还穿了一条肉色的薄棉毛裤。和同行的JJ比,我简直就是冻死鬼托生的,哈哈。还有年轻美丽的小J老师,红色卫衣配格子短裙,洋气又好看。我的室友WIKI一贯的森系风格,倒也和她很是般配。我只能庆幸还好自己带了裙子,因为室内暖暖气和人气,所以上课时完全感受不到冬天的温度。而这里的老师们评课都很客气,果然先让我们的鑫校长评课,完全在我预料之中。也好在我们鑫仔校长是教数学出身的,但是他也语气婉转,首先告诉大家他是教过数学的,懂数学的,接下来的评价也是简洁中肯的。后面大家的评课也都很客气,数学老师都说自己学到了什么。教研室主任也姓L,他做总结性发言的时候,反而说他是教高中语文出身的,最后还非常客气地说到了: 相信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种经历,上公开课到最后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我们到底是要向听课的人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还是注重让孩子学会呢?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思考一下。末了还说华罗庚老人家提倡的优化还是应该告诉学生的~~~听得我不禁飘飘然了。

    除了我激动之外,这个班的孩子也激动了好几天。第二天WIKI和小J老师,也是给四年级的孩子同课异构,WIKI周二上课,周一傍晚去超市买零食给他们吃。我也跟着去了。虽然课上完了,但孩子的心肯定是期待着那一份礼物的。棒棒糖甜甜他们的嘴和心。只是在付钱的时候我把可爱的保温杯忘在柜台上了(关键是居然好长时间也没弄清楚杯子被落在什么地方了,怎么想起来的后面再交代)。第二天早上我步行去,拉开超市门帘,它依旧可爱地站在老地方等我。

      小J老师依旧青春又靓眼。之前我一直在猜想她是不是刚踏出校门还单身的美丽女青年,但在她满含笑意的温柔眼神中,在她不急不躁地一遍遍纠正孩子单词发音中,我觉得如果她还是如我猜想的那种身份,就太不容易了。在我过去风吹雨打的二十几年教龄里,经历的或看到的告诉我,似乎只有当过父母的老师,才会锤炼出那份难能可贵的耐心满满的母性之爱,这种母性的光辉,是自己做了母亲之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不需要刻意激发。而WIKI到达青海之后每一个操心的夜晚,我都在她旁边,其中到达酒店喝下马酒之后没多久就吐的那天晚上,我也在房间里,喝下马酒没醉的我,差点在她难受得吐出让她酸胀的酒精时,“醉”倒。还好,她就是最年轻的状态,也是最认真的状态(虽然她总是在夸我们怎么怎么认真,其实她也一直就是),她忍着难受忍着头痛忍着失眠,简直是不眠不休地把课搞好为止。要上课的这天早上,她还在学校里重新打印了一份原来字体打小的单词。这不,上课铃一响,她一连串的英文说出来,我真的一句也听不懂,瞬间懵住。刚才小J老师英文问完之后还翻译,后来我还是听懂了很多。WIKI这上课伊始,就口吐莲花,句句英文,一时之间让我觉得自己过去会那几句英语,不是小儿科,而真的是浩瀚英语世界中的沧海一粟。无奈之间也没有人可以询问。还好,接下来她有身体语言,耳畔出现了我听得懂的单词,再结合刚才“同课异构”的那节课,也渐渐听懂了。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也觉得生疏难懂,好像就完全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因为一直在国际情境中英语对话,包括听对话找哪些主食在...课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被“国际化”了。余三忍不住在群里发了句感言:一节中式英语课,一节欧式英语课,鉴定完毕。哈哈,同感同感。

    但也许是边远山区的中国孩子,和我这个长久在中国居住中国人的同感,欧式英语课好难啊。所以中式英语课的课堂氛围轻松一些,包括小J老师端着盘子里面放的是真正的食物,孩子们手拿的是准备的纸钱,然后孩子们对这样简单的情境对话两眼放光; 而WIKI给出的是模拟听力中出现过的情境对话,还需要表演,她把三个角色中仅仅有一个是要扮演把付款单叼走的鸟,连续模演,反复表演给孩子看,孩子们演起来,另外两个人可以模拟对话,第三个没有台词的鸟,孩子们的羞涩腼腆使他们还“放不开”自己,于是怎么都演不到位。看到孩子们在台下躲藏的小小背影,或捂着脸时的望而却步,是怕自己演得不够像,还是对英语情境的望而止步呢?也许更多的是后者。但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大国来说,未来必定不会故步自封,要走出国门。不然看看,我们青海美丽的藏文,已经从学校的课堂中消失了,虽然有遗憾,但这是他们正在走向“中国化”的标识。等“中国化”后,走向世界也是必然的,听不懂英文怎么行(真想给自己捂脸,因为我好像还没走出国门)?

      英语评课也不太好意思去听,因为上课的教室里面位置也几乎坐满,估计小会议室也会被坐满,估计氛围一定相当热烈。两节英语课,“课”,或者上课的老师,无不让人眼前一亮,或者大开眼界。实在不是一般的语文、数学课的枯燥能比的。因为有过语文、或者数学学科成绩很弱的孩子,但是他(她)的英语学科成绩优异。这种活泼、新颖的形式,已经不是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而是催生每个孩子天生的模仿表演欲望。我突然想起我的小时候,好像经常对着镜子、或者在空旷的户外,明明就是自己一个人,却总在模拟看过的哪部武侠电视剧、或者动画片里的一些人的情境(中文)对话(此处捂脸)...后来读初中了,这种“表演”情境,才被学业的繁忙所替换。哈哈。原来孩子在童年时期就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啊。可能我也是学什么像什么的,可没有星探到穷乡僻壤来发掘我,后来就这样被磨灭了吧(此处坏笑)。

    但是对于四年级这一个班的孩子,两次感受了不同的课,他们看起来很开心。我还从石老师那里听说,孩子问我有没有走?我赶紧把包里买的20根棒棒糖交给班主任,麻烦她帮我发一发。她替孩子感谢了我,我说这是我答应孩子们的。这里的孩子们看到我,都会说“老师好”,好多喊得时候眼睛都闪闪发光。其实如果我在自己学校也教四年级的话,真想来个常常久久地帮扶结对,让孩子们互通书信,说不定若干年后,能成为大学同学,或者军友啥的。那又是一件多么有趣有意义的一件事啊。脑子里的很多想法奔涌而出,这时就像上课时这群孩子看我的眼神,发出璀璨又让人难以忘怀的光芒。

    紧接着下午,就是彩虹老师的少先队课。少先队课的准备过程也是蛮复杂的,除了每个学生一份道具,还有孩子们的礼物,和去听课的老师要不要每人一条红领巾的问题。结果我们去听课的老师没有人戴上红领巾,甚至连导入的仪式都省略了。这是要激发并让孩子表达出自己对身边人感恩的一节课,孩子们很淳朴,有个女孩子说自己被小朋友打哭了,但是另外一个同学过来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背,让她受伤的心得到了安慰,她觉得对这个同学很感恩;写感恩信的时候,有很多孩子感恩的对象是教过自己的老师,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最后脸上大拇指贴得最多的女孩子,也还是没有他们的语文老师脸上贴得多,语文老师的眼睛里闪着动人的光,令在场的听课老师为之动容。女班长被很多人感恩,也是让我们很多人印象深刻。还有孩子没有被任何同学感恩过,彩虹让他说完之后,不忘给他脸上贴一个大拇指鼓励他,让他的眼眸瞬间被点亮。这样的少先队课,确实很有意义,让在座的孩子,和教他们的老师,都萌生出一种被人记住的幸福感。我不禁共生出一种同为老师的幸福感!

      JJ之前一直说要听彩虹的队课,因为她明天要上的作文课,也在这个班级,她要观察和了解一下学生情况。虽然她在听彩虹的课之前,已经去拍了带学生游戏的视频,但她还是对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和文本表达有点担心,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表达”不出来,必须想点别的法子“激发”一下。听完队课,鑫仔的讲座她也顾不上听了,去做准备了。这种上课之前的略有担忧,又要做多手准备的心情,我们都感同身受。

    第三天的上午第一节上课之前,美丽的JJ只在我们身边闪了一下,还是带着问题来“闪”的,她把厚重的羽绒服长外套一脱,扑闪着她那双动人的大眼睛说:“你们看,我能穿这条半身裙吗?我们领导会不会批评我不能在学生面前穿这么紧的裙子?”我和WIKI左看右看,只是一条黑色的过膝鱼尾裙而已,看不出会对学生造成啥不好影响,我赶紧安慰她:“这有啥关系?裙子这么长,又是不透明的,能有什么坏影响啊?”WIKI打趣地说:“身材这么好!真是让我后悔一条裙子都没带啊。”完了我们都说在回去的路上要买衣服。

      JJ闪亮登场了。长得好看的人,本来对别人,就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吸引力,更别说她的声音还带着甜甜的娃娃音,也好听。可能我本来对她的看法就是“人好看声音也好听”我也在她娓娓动听的引导中,沉醉了。原来教孩子写作文,就是要先带孩子玩(或者叫经历),最好是当时视屏录下来,事后观察回忆当时的情形,再让孩子说说是怎么玩的(老师适当提供一些紧扣中心的好词语、好句子),说的时候不断地启发、引导孩子让其表达连贯,还可以摘抄一些孩子自己说出来的好词好句,写作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穿插其中,然后就此总结完写一件事情的详细思路,就可以让孩子们有“话”可写了。最后孩子们安静地进行了现场8分钟作文片断描写,JJ展示了两个孩子的作文,一个写“摸鬼”,一个写“画鼻子”,前者多数是如何进行修改的讲评,后者多是鼓励性得肯定——虽然短,还是突出了重点“高兴”。听完课后,WIKI说:“以后我就知道怎么教儿子作文了!”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以前教我家老大作文时,怎么没有这么“细致”呢!JJ自己说,还好听了彩虹的课,对班里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上去展示的作文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班长。不过,班长的书写,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

    最后评课时,JJ和余三一起去了。我们的余三,语文名师,他来乌兰后,念念不忘的是他讲座的内容怎么可以修改得更好。每次听他这么说,我都忍不住和他“驳一驳”: 是全国各地都去过的名师了,这还要修改呀?信手拈来可以不?每每这时,他都很谦虚地说: 不行,不是很满意,要好好改改。也不知道他改得怎么样,反正他的讲座紧接在JJ的评课之后。来到乌兰后的第二天大早,就是去卫生院做核酸检测的那天,他接了一个电话,之后我们就看到他朋友圈更新了,“老父亲千里之外发去贺电”,配图是女儿高一这次的考试成绩截图,班级第一,年级第三十二,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当天晚上,他来取电脑,面对我们羡慕“学霸都是天生的”赞扬,进行了谦虚地“驳斥”,他表示: 小学时期女儿各科成绩一般,也没上什么补习班,尤其是数学,一二年级还是个代课老师上的~就是六年级的暑假去补了个奥数~后面初中三年的作业都管不了也教不来,最多问她有没有做好~~~小学四年级之前,写作业都要催,五年级开始,周末回家作业都是很主动了~后面他觉得自己的表现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父亲了...听他这么说完,更是让人羡慕不已,学习靠自己,还能这么优秀的孩子,就是天生的。学霸到底有没有基因?我和大多数妈妈一样,面对自己孩子学业落后的问题,心态不免焦虑,恨不得我帮他学习,帮他作业,替他考试。以上这些,对孩子来说,其实都不得力,只是我们对孩子现在的学业表现都缺少一份“静待花开”的坦然,也许,对孩子考好或考差的学业成绩,都给予无条件的爱与鼓励,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现在我们小城镇、大城市的很多孩子,在遭受考试分数不高情形时,老师或者家长,有时会把孩子这种遭遇,自动升级成为孩子的一种挫折,有时还会给孩子一些“雪上加霜”的打击,真的很残忍。反而没有高原上孩子们父母的“豁达”。也许,不仅仅是高考大方向导致我们成人对孩子“急于求成”的心态,还有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各种比较吧。其实任谁,成绩或好或坏,能力再大或再小,最怕被不同程度比较的残酷,只有自己能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罢了。心态,也许不能决定胜败,但是能决定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和成长的高度。

    而在我们这个小学乌兰行团队里,大家的心态都很好地顺应了到这里之后的变化。突然想起WA校长说到,这里人民生活的适应能力时,提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突然觉得也可以用在我们身上了。

<我们老师,所有老师>

    刚刚说到,我们来支教的所有老师,很快顺应了这里的变化,包括像WIKI这样,出发之前才得知自己要重新准备一节课,完全不像我们一样有试教的机会,但她可以为此而承受不眠不休不吃也不玩,就搞课;  哈哈,顺便鼓励一下我自己,我也是到这里开始上课之后,目睹孩子们现状,得知孩子已经不可能出现“3张饼轮换烙”的情形了,突然灵机一动就那样操作让孩子模仿了,也许这才是我那节课最大的亮点;  Mr.li,时不时过着白天陪我们参观、上课拍照,凌晨3点交“作文”的生活,于是获大家美誉“半夜写作文”(我忘记在超市里的杯子,就是半夜醒了看到Mr.Li的“作文”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清晰地想起了它的来龙去脉),但是谁又不知经常熬夜的难受;  鑫仔虽然是副校长,估计天生的喜感就让他后天容易成为别人的开心果,善于自嘲自黑的他,丝毫没有损坏他对自己讲座一本正经的态度,也许对他这样乐观的人来说,没有真正尴尬和不适的时候,很多事情对他来说是早有预见的,这种生活的态度不是一般人学得会的; 彩虹不仅从来的第一天就开始努力适应乌兰学生,而且还适应了我们四小团队,哈哈,果然是lxf麾下一员大将啊;JJ嘛,看似以不变应万变,但她课后也坦言说: 在少先队课上,听到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还是有点捉急的,当天晚上回去就在课件上加了“动词加油站”和“好词好句加油站”,果然厉害; 余三的讲座没听到,但看到的照片里,应该是和(JJ的)作文课有关,虽然他那低沉磁性的嗓音,我们经常听到,但我们还是从照片里看到了这里的老师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台上的他的状态,低沉的声音是很磁性的,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声音,这也是后天学不来的(这就让我想起为了克服自己那声嘶力竭的沙哑感,特意带了小蜜蜂来上课,不为振聋发聩,只为让所有人听到我的声音);我们的happy M,前面都不曾提起,但是我们这个团队里,最不能少的,就是她,住宿、餐饮都是她在扫码支付,或刷公务卡支付,然后她居然能很快在支付记录里发现问题,包括店名和接收支付的名称不一致的情况,当然她还从一包奶条里发现了我们谁也发现不了的一只粘在袋子上的小甜虫~做事的这种细针密缕,是不是也是天生的呢?我们的lxf老大,稳如泰山北斗,除了鑫仔和彩虹是他麾下大将,我们也都属于他麾下,算不算大将不得而知,但有自己的追求再一次从WA校长口里得到了验证,WA校坦言说L校的体型和以前比是脱胎换骨,而我们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不抽烟,还控制饮食,还坚持每天走路,我们看着他的腿从粗变细,从大腹变成了“收腹”...

    而我们来交流的新民学校的老师们,看出也不容易。Z老师,虽然和我同课异构,但受学校位置的偏远和班级数量的限制,他教的是一年级和四年级数学,而且是要一直带到毕业,这里的小学四、五、六年级的数学学科期末成绩,会在全州或全县进行排名比较~这压力也不小啊!美丽的J老师,两三年前考到乌兰县的正式教师编制了,而LG却在百多公里之外的格尔木,孩子跟着她,工作上的事无巨细让她的父母不得不来帮忙照顾年幼的孩子。可是这种两地分居,哪怕是看得到尽头的暂时分居,我不敢预想我家LG会不会给机会,哪怕是在这里支教一年半载再回原单位,他恐怕也不会同意。而我出来的这一个星期,他能熬下来,也很不容易了吧(此处配上一个破涕而笑的表情),因为据我观察,小尾巴一定是是使用了什么“洪荒之力”,居然没有一天像我出发之前和LG商量好的那样,去外婆家住两天,而是全程都在自己家...我只是在心里猜测,也没敢问LG早上是怎么带他们兄弟俩的,反正回去之后一切揭晓。

    接待我们的Z校、W校~个个热情似火、妙语连珠,除了胜任主课教学,还担任了学校的一些其他工作,能力非我们常人所能比。W校,除了能开各种类型的轿车,有一天居然直接上手开了一辆容纳我们十几人的大面包,开得很稳,不是驾照级别比我们高,就是驾车经验丰富之人。而在后来几百公里的路程中,听着他的导游词,确实证实了我们的猜测。天葬的区别、无人区的血泪小故事、七八月份羊群游牧到山里吃食可以吃到雪莲...听着大青海神秘的信仰,和各种传说的故事,并不亚于上次夏天来得那趟实实在在的旅游。

    我又忽然想起若干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小教师,也是时常踏在江南乡间的一条小路上,满目绿色,有时跟在排着队伍的孩子们后面,孩子们像是一群雀跃的小鸟,当时的我却一脸的腼腆,不会表达,经验浅薄,越是这样越是向往着外面喧嚣而热闹的世界。“逆战”多年以后,得以从很多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稚嫩懵懂到勇敢闯“天涯”到“混战江湖”到世事纷扰到不想被打扰,现在终于把日子过成了“油盐酱醋茶”。家里是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就在“瓶颈期”不上不下,以前什么都努力一把,熬个夜加把油对身体也没啥伤害后面就有了收获; 现在却是有些事情,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但是也未必有收获,或者不是你想要的收获。

<归途>

      回来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宾馆里几乎做了一夜梦,唯独忘记了是怎么进入梦乡的。记得WIKI在我面前跳起了她常跳的那酷炫的舞蹈。记得我骑上了奔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在绿色的大草原上。记得我又到了上过课的班级里,孩子们诚挚的眼神,带着高原红的脸蛋,口吐带着乡音的普通话,黧黑的小手一手手心向上一手手背向上...

      第二天在德令哈机场入口,一个从机场贵宾休息室里走出来排队的身穿绿夹克的小伙子,搭讪问我们是哪里来的~原来小伙子是来援青三年已经援了一年半的干部。看上去像刚毕业不久的应届大学生。还说现在又到了援青报名的时间了,而且他觉得他这一年半很快就过去了。真是热血沸腾的青年啊。如果我回去跟我的一家老小说: 我想来援青。他们会怎么想?我的“小尾巴”一定会说: 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带我一起去呢?哈哈,只能是一个梦想。梦想,就是梦里想想的意思。

    飞机再次飞过曾经飞过的夜空,大片大片的雾霾色从窗边飘过,长久看着有些许压力。可是也睡不着。我突然变得沉静,不想看电视,也不想看手机,也没有人可以搭讪了。因为德林哈机场一起登机的并主动前来搭讪的绿夹克,后来竟再也没有碰到过他。不是说好的都是回浙江的吗?不是说好援藏又可以自己报名了吗?不是说他自己的一年半过得很快的吗?(此处捂脸)于是,我只能翻阅飞机上的杂志《厦门航空》之类的。一页页翻过去,寻找我能读下去的内容~飞机颠簸时,室内灯光自动熄灭,这时只能又看向窗外,看着看着,终于看到了浩瀚的星海; 看着看着,终于看到了机下璀璨的灯河。终于,飞机第三次落在了浙江的大地上。

<低反>

    回家之后的第一夜,半饿半醒到天亮。小尾巴钻到我们被窝里。彻底醒了。

    这一天,我感觉无论吃什么都吃不饱。因为无论吃什么东西,总有空腹的感觉。饥肠辘辘。趁着送大儿子上兴趣班的时候问: 弟弟没去外婆家,早上上学怎么办的呢?只听见他亢奋地说: 我在家吃好早饭,爸爸把弟弟也带到我们学校,吃好早饭再送弟弟。末了还说: 弟弟一点都不听话,总想去外面吃早饭。

      第二夜开始了,躺在被窝里开始写日记。终于熬不过第一夜失眠的疲惫,9点多就睡了过去。半夜给小尾巴盖被子,听见他口齿伶俐地说:妈妈,睡觉之前你没有给我听故事。眼睛却是闭着的。

      第三天,我把去青海、乌兰一路拍的照片,给大儿子看,把wxf校长讲的很多故事再讲给他听,没想到儿子见识比我多,知道“无人区”里没有任何食物和水,知道“秃鹫”爱吃腐烂的尸体,看到我拿出的宝蓝色哈达,帮我小心翼翼地折好,还想起了自己那年夏天去青海看到的青海湖,茶卡盐湖~~~

      小尾巴则是从恢复我送他上学的第一天起,每天都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带我到无人区去看看呢?我什么时候也可以去青海呢?

    好吧,孩子,别急,梦想,总有一天会照进现实。将来你们想到达,而我又到不了的地方,可以给你们助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72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85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99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2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5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9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1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7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00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8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9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7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4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34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