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因为对于曲阜向往已久,决定花两天时间好好的游览一番。起码是把曲阜的三孔游览完毕。他对2500年前的名胜倍感钦佩,查询了关于曲阜的一些知识背景和历史故事,再结合自己的见闻分享那个当下的感悟。他乘坐了马车,穿梭在曲阜三孔之间。仿佛置身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岁月。
曲阜,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更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它曾是神农故都,黄帝生地,少昊之墟,商殷之国,周汉鲁都,它还是一位伟大人物的故里-孔子。千百年来,人们怀着对孔子的崇敬,绵绵不断的来到这座圣城,追忆,抚摸,朝觐感受儒家文化的历史印痕。
曲阜的城墙映入眼帘,刘超一下子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多么雄伟,多么壮观,多么豪迈,多么奔放。一排排参天古树像一个个整装待发的战士,守卫着这个的古城。古老的城墙,万年的柏树,灿烂的文明,一下子吸引了进去。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为我们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个仁字,就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曲阜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孔府,它位于曲阜中央,它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宏伟壮观。楼房厅堂不计其数,花园也很多。其实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大府第。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所,称为内宅。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孔府被后人分为红萼轩,忠努堂,安怀堂,每个地方都令人流连忘返。最让刘超动心的是他在孔府见到了孔子的第七十二代孙,当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向人家老师求了一幅字,名为”自强不息“。他想着把它挂在自己的书房,不停的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孔庙,它位于孔府西侧,建于公元前478年,主要用于祭祀。穿过棂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间,壁水桥。然后到达圣迹殿。这是孔庙的主体。此殿气派大方,庄严宏伟。殿前是一个香火炉,上面香火不断。出来圣迹殿,便是鲁壁,据说孔子将书藏在里面等后人来取书。鲁壁旁是一口并,到现在还未干涸。
在中国,孔庙有很多,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应属位于山东曲阜市南门内的第一座孔庙,它又称圣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刘超沿着护城河慢慢向前走,导游边走边介绍说:“护城河是一条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顺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刘超渐渐地走到了孔庙。
孔庙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1994年,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占地二百多亩,座落在曲阜城门。古老的琉璃瓦房子,雄伟壮丽,给刘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孔庙原来是孔子故居,孔子去世的第二年,故居被改作庙宇,孔庙中至今仍保存着孔子当年用的水井和亲手栽植的桧柏树。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来历呢?”刘超心里暗想,终于,他把这个疑问说了出来,导游自信的解释说:“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磐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孔庙有九进院落,前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走了一段路进了奎文阁,一棵奇特的柏树使刘超眼前一亮。这棵柏树的树皮弯弯曲曲,好像上面浮动着道道波浪。传说,乾隆皇帝来拜祭孔庙时走累了,便靠在这棵柏树上小憩了片刻。柏树沾了皇帝的龙气,树身变成了龙身模样,这棵树便被称为龙柏。与之相呼应的,是边上一棵树冠形似凤冠的柏树,可惜已经毁于雷火。
接下来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都是以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据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孔林,它是在曲阜城北侧,是全国最大的人工墓葬群和人工园林。这里沉睡着孔子,孔芨和孔鲤。孔子的墓群为主体,前有孔鼓,后有孔里,这被称为抱子携孙,幕前是享殿,用于摆香火。殿前有许多人在祈福。一步入孔林,刘超就感觉到了无尽的悲伤和内心的压抑,走过满地落叶的石板,抬头仰望插入云霄的柏树,放眼望去,一个个隆起的小山丘似的墓地。使他感到万分悲凉。两排柏树蜿蜒曲折,共145棵。它们表现出了孔子的精神,一种中华的精神,一种永不屈服的精神!走到孔子墓前,一个饱经沧桑的石碑映入眼帘。根据导游介绍说,孔子以及他子孙的墓地曾经被国民党反动派头目挖掘过,有的墓碑甚至不复存在,经过岁月的侵蚀,墓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华与绚丽。但是不管怎样,孔子依然永远在心中。刘超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献上自己的捐助和爱心。
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呀!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这次游览,让刘超深刻体会了儒家文化的魅力,感受儒家文化的辉煌,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俗话说“北方出才子,南方出状元。”曲阜自古至今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悠久古城,它孕育了中华的精华文明,是我国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多少中华文明从这里出发,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将它向往,孔子,孟子,庄子……他们一个个人成了我们中国五千年永不停息的精神文明。是动力,是理想,是目标。今天,刘超终于有机会,到了向往已久的曲阜,一睹孔子的风采!回想起孔子的点点滴滴,刘超一夜无眠。孔子的成就,他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让刘超刻骨铭心!他位居世界文华名人首列,这一成就,他当之无愧。他是我们中历史上的一块永不磨灭的里程碑!
总之,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在这里生长着一万七千余株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三孔”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徜徉在孔子的故居曲阜,刘超内心深处受到了洗礼。他渴望努力学习儒家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即便是不能成为一个大家,起码可以教育和引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专注于学问,不断的接受文化的熏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有益的人。
刘超在心里暗下决心,以后有机会一定带着自己的妻儿再来曲阜,重游三孔。一定把这个孔子的故事一代接着一代的给讲下去,无限的传承。刘超回顾了两日来在曲阜的见闻,把它写成了游记,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刘超很快又回到了现实,他不得不去努力开拓客户,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他掏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开始计划着河北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