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少有人走的路》
一天,闺蜜找我吐槽:为什么我周围的人,都看不懂我的“脸色”?
我问她,怎么了?
原来,她的一个朋友觉得她人脉广,也有点影响力,想她帮忙在朋友圈发个广告。
她本以为发完广告就行了,谁知,那个朋友继续“要求”她多发几次,发展到后面变成,每天都得帮忙发广告。
我问,你尝试过拒绝ta吗?
她的回答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怨:以后我和ta还会碰面,这样多不好啊?我也就和你吐槽一下。
诚如闺蜜所说,他们以后还要见面,还会有交集。
但是,他们享受这样一段友情吗?不见得。
闺蜜不断满足对方的要求,这个过程中她体验到满足他人的成就感和叛变自己真实感受的痛苦感。虽然是随手转发,但是这期间耗费了她的时间和情感,反而让她对这段友情产生不满。
当痛苦日积月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结果,等她忍无可忍的时候,终将爆发。
我们可以把这个例子延展一下,亲密关系当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妻子让丈夫给孩子找件衣服穿,丈夫翻来翻去都找不到。妻子烦了,放下手中的事来找,一下就找到了。
妻子抱怨丈夫,衣服就在柜子里,怎么就找不到?!
丈夫抱怨妻子,你能自己找,干啥还让我找?
亲密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连接更深,也更害怕连接断裂,走向分离。因此,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不拒绝对方的要求,心不甘情不愿而勉强去做事。于是,就出现上面的小例子,你让我找衣服,我找不到。
如果不拒绝,是不是会对关系更好?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拒绝,并不会让关系变得更好,也不会让对方更爱你。
你痛苦忍耐的同时,对他也会流露不满,你与他也就建立不起良好的关系。
我的闺蜜,案例里的丈夫,都不愿意拒绝。其实,他们担心拒绝会引起冲突。他们真正无法面对的是冲突过后萧瑟的战场。
但是冲突过后,他们之间却有可能通过情绪的宣泄、情感的表达、内心活动的剖白建立真正牢靠的关系。
这段关系,是从冲突到了解,从了解到尊重,从尊重到爱你逐步升华的过程。
假如对方是那种不允许你坚持和尊重自身感受的人,也不必和他建立友谊。
拒绝别人的时候自己感到痛苦的另一个原因是内疚:我不应该/不能拒绝别人。
这类人通常的表现是没有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权利,或者说搞不懂自己的需要,感觉迷失了自己。
他们的思维和思想被制约,难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在他们的生命早期,被种下了“你不能有自己的感觉”的种子。
因此,当他们升起“我不愿意”的想法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背叛”的“内疚感”。其实,他们并没有背叛任何人,只是他们心里被种下了“你不能...”的种子,让他们无力拒绝。
提到拒绝,我们容易联想到“冷漠”“拒人千里”等词汇。但是拒绝,它是一个中性词,拒绝别人不可怕,也不是坏事。
我们会联想到“冷漠”“拒人千里”,这些感觉是来源于拒绝者的态度,而非拒绝这个行为。
因此,拒绝其实很简单,它只需要我们不断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和别人作复杂的争辩,而只是反复地重复自己的意见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