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当你身处其中时,总是无知无觉、浑浑噩噩;回过头看,又甚是怀念。一天傍晚,我感到又是毫无建树的一天,不免低落,可细细回顾,闪光点也不少:第一次制作了塔香,种下新的植物,为自己做了一顿怡心的美食……
八月便是这样的月份。猛地一看,无聊透了,不过是日复一日。但定下来再想想(因为要写月度小记,所以得再想想),就像双眼刚刚适应了黑夜后,再次看天空才发现,幕布上早已缀着星光,越看越多,越看越入迷。
云南人的雨季,等于鲜菌子。朋友圈热闹地卖着松茸。在大理住了一年,加上旅行,这个八月是经历的第三个雨季,我还没尝过,也没参与过热闹的菌子宴。久未旅行了,月底跟着朋友去沙溪,算是一次逃离大理的getaway。
朋友说,我运气够好的,跟着一个厨子一个领队出来玩。确实,来之前没有计划、没有期待的我,天天吃到大厨朋友做的鲜菌宴,跟着会拍照的领队朋友去到美妙的世外桃源。
在沙溪的三天,我们每天都逛菌子市场,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一天一个价”——听闻到,与自己亲身经历到,有条鸿沟。第一天下午刚到,菌子市场一片热闹,却不拥挤,各色各样的菌子们等着被挑选。早上才从山上采摘下来,油亮鲜黄的牛肝菌,十元一斤,令人乍舌。在大城市,这个价格怕是只能买到一斤人工种植的香菇吧。我们买了一斤松茸,先尝尝这个社交平台上的菌子明星。晚餐后,又特意拐道去了一家老饭店,买了陈酿木瓜酒,打算配松茸刺身当夜宵。
朋友带来了新鲜的芥末,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那种新鲜。加点酱油,配上松茸刺身,一口下去——咳,就是一股氨基酸的味道嘛。我没有为它着迷,它的流行热度果然源于商业炒作,不过我还蛮喜欢第二天用椰子油煎过的松茸。
第二天的菌子市场有些萧条,购买的人稀稀拉拉,昨天买松茸的摊位仍是我们昨天挑剩下的松茸。我们买了不同的菌子,鲜嫩欲滴的黄色鹅黄菌和桂花菌,活力十足的橙色喇叭菌,还有酷炫的黑色干巴菌……由大厨朋友指导,我们四个人共同完成了每日的菌子宴——牛肝菌饺子,干巴菌炒饭,桂花菌配佛手瓜汤,炒喇叭菌……
第三天下午再逛菌子市场,是为了买些菌子回家榨菌子油。嘿,好家伙,市场熙熙攘攘挤满了人,每个摊位前无法下脚,蹲着正在购买的人死死地霸占住自己的位置,大把大把地收入菌子。好不容易看到有商贩刚收完菌子来到市场,一拿出满竹筐的新鲜菌子,马上被人All-in.
相比于第一天,不仅价格有所增长,品相有所下降,而且根本买不到,大家分明是在“抢”。此番景象,令我瞠目结舌。虽说菌子季即将过去,商人们要速度抢了菌子做成菌油再高价买出,但连续三日就有这般差异,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原因。
想到明天要走,我也赶紧加入抢菌子的队伍。全然不顾能量气场不舒服,抢到品相普通的两斤。第二天,扛回家炸菌子油,累的差点晕倒在厨房,但接下来就享受到了劳动成果并终于知道云南人民为何如此迷恋菌子:
炸过的牛肝菌炒鸡蛋,配上厨房里生长的罗勒;切上几块自己卤的牛腱子,倒上菌油,贪婪地夹上几大筷子菌子,配上切丝的紫洋葱,在平底锅里saute,锅里还开着呢,赶紧去阳台,摘上一把紫苏叶,丢在锅里解油腻。配上加了椰子油的糙米饭,临时起意加了一小片柠檬香茅,开锅时,一股东南亚风拂面而来。配上这样的米饭,所有的菜都吃光光了。
想要再炸一锅菌子油,要等明年雨季了。
大理没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连续三日阴雨,就是冬天;出着太阳,就是夏日。当淅淅沥沥的雨不停时,我担心着我的植物们,尤其是那喜光的番茄。每日除了固定地自由书写,我还会花上大把时间蹲在阳台,晴天给它们浇水,在阴天不用浇水的时候,我也挪不开目光,发现着它们的变化。持续阴天时,我会默默告诉番茄苗,过几天就会有阳光,请务必挺住。
眼下,番茄苗上结出了十来颗青涩的果子,我等待它们变红,这颗番茄苗十分奇妙,播种于去年雨季,乾坤大挪移般,今年春天在堆肥土中出苗;
柠檬香茅纤长的叶子在随风摆舞;
香草、紫苏、罗勒都开过花了,我在等待它们结出种子,我将会收集种子,装进小袋,做好标记,适时播种,并分享给朋友们;
柠檬树已然长成一个青少年,今年是否结果还不知,但它的叶片原来这么清香,令人上瘾;
玫瑰天竺葵的叶片味道,清新又魅惑,新鲜叶子的味道始终和制成产品的精油、纯露有所不同,而我喜欢感受这种不同;
没想到亮黄色的金盏花是如此可爱的存在,一朵花会结出很多种子,而一根苗又会结出很多金盏花;
紫苏有三个品种,叶片的颜色、形状、味道全然不同,它可是养胃的好宝贝;
连扦插没有多久的月季枝也长出了新叶子,薰衣草已经有两支正开着紫色花苞……
而这些几乎都没有花钱。
对于这一点,我感到格外欣喜。不只是因为省了钱,而是因为,不用花钱便可获得太多太多。大部分的种子,及扦插的枝条,来自朋友家的院子,小区里的绿植带,还有随意散步的路边。
七月番茄开出第一朵花时,我激动了好一会,又担心它们不会结果,一连好几日,我用棉签给它们授粉,也吹气。直到第一颗青色的果子结出来,我才放心。过了那股新鲜劲儿,新开出来的小黄花,我已经懒得帮助授粉了,就交给昆虫和微风吧。
说到这里,你可别以为我是个expert。恰恰相反,我完全是新手。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植物杀手,住在大理,才彻底复盘。
也许,是时机到了。
这个月开始,我格外渴望草药🌿,好似命运的年轮转呀转,到了八月“咔——”的一声,两个齿轮精密地对齐了,校准了,前世女巫的技能被打开。又好比,这些隐性基因,在约定好的时机,变成了显性基因。
去年,我和朋友聊着女巫的前世,她问我,觉得自己是哪种女巫。虽然那时毫无概念,我说道:应该是搞草药的。果不其然,到了今年,对草药的热情,就像那去年播种今年才发芽的番茄苗,忽然间就全面盛开了。
八月,我喝很多草药茶,找到女巫的天然感觉。我在实验着,找回前世技能的感觉。我发现,来到大理就对了,这里确实是植物的王国,不仅有很多很好的材料,而且它们容易在这片土地繁荣生长。最近,我常喝德国洋甘菊、薰衣草、玫瑰、金盏菊花草茶,看当下兴趣随意添加姜黄、肉桂、生姜、柠檬等等。
对草药的喜爱与链接,真的就像长在骨肉间,那么自然,那么浓厚。除了热衷种植植物并享受和它们呆在一起,我做了一些愉快的尝试。比如做塔香,目前最满意的味道是桂花、檀香和崖柏;喝花草茶,惊叹于发酵玫瑰、柠檬、薰衣草在一起的味道。
也许这些配方早已有人提到,但对我来说,我宁愿自己即兴创作,也懒得翻阅资料,“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我所喜欢的花草,以及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都会逐渐分享到微店上。有兴趣的可以关注着。
此外,我还做了大量的酵素。每天会打开瓶盖,给它们放气,并花时间看它们的变化——颜色、质地、气泡,它们可是活物呢。伴随阳光与微风,植物、酵素、水晶、香气,为我填充着这近100平米的空间,并使之十分愉悦。
八月看了不少书,带给我清晰感触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和Anthony Bourdain(下简称Tony)。
Tony在中国似乎还不十分有名,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我那时总和美国的朋友们讨论他的电视节目:Parts Unkown,借着美食和未知领域,缩短不同文化、种族产生的天然距离。
Tony曾是个厨子,纽约名厨,写了一本揭露餐厅内幕的书《厨房机密》而红遍全球,后来拍美食节目。他可不是什么扭扭捏捏、做作的网红厨师,懒得讨好任何人。他在电视节目前从不掩饰自己的脾气、破口大骂、抽烟,他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羞耻,但从不遮掩。
真实不羁、满不在乎、敢怒敢言,为他带来不可抗拒的魅力。有谁会一边拿着电视台的钱环游世界找寻美食,一边骂电视台常常让他摆拍?有谁会在书中暴露自己的种种弱点、矛盾之处?有哪位已婚名人会在书中、节目中毫不掩饰对于有魅力女子的欣赏与心动?在西贡他吃过眼镜蛇心脏;在柬埔寨他深入“黑暗心脏”进入红色高棉布满地雷的恐怖基地;在日本吃怀石料理,他承认自己是笨重的大猩猩并手心冒汗……
Tony的妙语连珠中带着脏话,他不用一个叫道德准则的东西去过滤他的话语,因此读起来,真的是拍手称快或破口大笑。眼下看的《厨师之旅》就是这样一本书。
村上春树,我喜欢这位小说家,我不读他的小说,大爱他的随笔散文。今年在猛补他的旅居随笔,大概因为我也标榜自己旅居,且我也写字。相比小说的名声在外,这套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随笔系列可谓无人问津,看豆瓣上的评分人数以及一本书有多少个版本就知道。
目前喜欢的是他旅居希腊、意大利的随笔集《远方的鼓声》,尤其爱看他吐槽罗马人,常常在家看得咯咯发笑,心想这家伙还挺有趣。
《边境 近境》一书。1994年,村上君坐着中国的绿皮火车,从哈尔滨到海拉尔,这家伙晚上喝着自己带来的芝华士看着书,躺在软卧单间,早上取出自带的青山“大坊“咖啡豆,享用着。
看这一段时,是个毫无生机的下午,正赶上大理连续几日的阴霾,我敏感的神经也倍受折磨。看到这里,灵机一动,我也拿出一罐麒麟啤酒,它短暂地麻醉了我细弱的神经,我全然享受着阅读的快乐。
我在想,为什么我不允许自己像这家伙一样,毫无罪恶感又毫无招摇感的快活地过日子?我所说的招摇感,是指不为拍照炫耀,不为假惺惺的仪式感。没有了这两样,大部分人的真实生活是不是只剩下一地鸡毛。而村上春树如此肆意地活着。
他也是个啰嗦的家伙,不厌其烦,絮絮叨叨。可我却读得津津有味。甚至他在雅典,和无聊的房东冗余的寒暄,和妻子的吵架,外出跑步时困扰他的狗,以及所有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事,他都写着。
他为什么会写这个?不担心读者们不喜欢?Tony为什么敢展示满口脏话的自己,不怕读者们不喜欢?
这大概是我作为女性写作者才有的担心罢。我感到,男性确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且毫无由来的自大。自大,在这里并非贬义,实在是因为我找不出更适合的词。我想说的是,这种自大,这一种不在意外在眼光而将注意力也好精力也好能量也好,都放在自己身上却无自我评判及罪恶感的自信;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应有这种健康地以“自我”为核心的“自大”。
八月,重读了美国作家Jed McKenna的《灵性的自我开战》,我发现我去年根本没读懂这本书的10%,但我想,哪怕是我当下感到收获满满,以及满满的共鸣,而我也不过懂了50%,或许还不到。我是敬重Jed的,在我看来,没有一个人比在灵性层面比他明白、直白,阿玛斯也好,阿迪亚香提香也好,甚至是钟爱的克里希那穆提。不过,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确是被低估的一个。
此外,八月还看了挪威作家的《我不喜欢人类,我想住进森林》,又是一位男性作家的作品。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说,一个男人在森林骑车,摔了一跤后,决定远离人类、住进森林,他杀死一只驼鹿来果腹,却赶不走这只鹿的孩子,最后他给它取名邦果,一人一鹿,在森林生活着。整部作品都是一个男人不停的Bambling bambling, 喋喋不休的碎碎念,却有意思极了。他的诸多看法和感受,都和我在自由书写中的片段极为相似。我不禁大胆猜测,作者的作品一定来自日复一日的自由书写,从而把这些琐碎的内容串成小说。我甚至觉得只要长期坚持自由书写,人人都能写出这样一部真实有意思的小说来。哈哈。Hopefully.
八月看的书,不约而同地来自男作家。尤其是Tony和村上春树,他们的畅所欲言,让我深切感到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不同,他们文字散发出来的气场,或许正是我所需要吸收的。
八月,我当然仍然渴望着旅行。一旦国门敞开——我憧憬着——我要去任何一个给中国发签证的国家,管它是泰国还是尼泊尔呢。然后开启我的真正旅居计划,日本,西班牙,南美……我痛快地遐想着。
可一抬头,看到我的植物们,我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