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部处于记忆边缘的电影。我会写是因为我真的到电影院看过。
这部电影情节就描述的是中国60年代出生、在唐山大地震之后才真正接触社会的这一代人当中,玩摇滚的人的生活状态。
电影原名是《钢铁是这样练成的》,为了过审,改成了《长大成人》。
艺术片是没法评价好坏的,只要片子本身表现的足够艺术。叶克飞从摇滚的角度对本片的评价是“史诗的铺陈、内敛的情怀”。而对于我这样的摇滚外行,看到更多的是无疾而终——这也符合我头脑中对中国摇滚的印象:刚刚开始,就结束了。
我们现在已经无从得知审批对影片的影响有多大、导演为了能够公映删减了多少镜头,于是本片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想表达的内容太多,横跨两个时代,从78年大地震讲到90年代初,心有余力不足。
同时代中国大陆艺术片往往会带有这种特点:总是试图表达更大的格局、更多的思想,但是无论是当时行业能提供的硬件水平还是自身的想象力都无法满足。于是,在这样的时代要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须要做选择。
最简单的解决思路就是减少表达的内容。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响力比长大成人要大太多,一个原因就在于前者明智的去玩镜头、玩光影、玩逼格,而不是像后者那样直接就表现跨越时代的宏大主题。有多少观众都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才第一次听马斯卡尼。
导演路学长是中央美院附中学绘画后到北影学导演。本片是他的处女作,1995年拍,97年公映,这时候他33岁。
同时代的姜文是中戏表演系毕业。同是作为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在93年开拍,95年公映的。
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路学长不到40岁就去世了,一辈子只拍了几部电影,包括《卡拉是条狗》,在业内之外默默无闻。姜文则从一个演员成为大陆电影界名利双收的男神。大陆男性也就只有20年前的甲A球员能受到如此尊敬和关注。
我一直觉得,长大成人这种片子才是真正意义的青春片,因为青春的特点就是想着和自己能力完全不搭的事情,说着和自己能力完全不搭的话。当一个人能够恪守自己言行的界限的时候,他已经不再青春了。所以老男人谈恋爱往往并不(仅仅)是为了性,而是谈恋爱这个行为本身会让自己觉得年轻,在这年纪做这个事情是不合常规的。
片中不仅主人公身处一个似是而非的时代,角色也充满了各种似是而非的对白、试图表现思想的旁白。比如,片尾旁白提到的战胜自我人道主义中心我20年来都不知道在哪里,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我这样的书呆子的等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未删减版。
片中也有各种教科书式的镜头。
男主角在火车站推车。
中远景(就是影帝范伟所说的“大写意”)的应用,应该是有目的的。但这个镜头我确实看不出导演的意图是什么。
走出西安女孩住处之后的中景镜头也和clerk里面如出一辙。
男主角朱洪茂曾经吸毒,并失踪三年,以至于导演路学长都发寻人启事找他。女主角朱洁更是因为吸毒而死。贾宏声就更不用提了。
艺人会因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而去做违背道德、损害健康的尝试,我们今天的人也许很难理解,因为今天的艺人往往都是为了赚钱装纯情或者装孙子。但在那个年代这还真是和国际接轨了。比如,曾经和基努里维斯主演不羁的天空的瑞凡菲尼克斯,1993年因为吸毒过量死掉,基努后来这么低调率性也和这位好朋友的死有关。女主角朱洁在本片中扮演吸毒女之后真的染上毒瘾,这种身体力行模仿其实就是这种大环境下很多惨痛案例中的一个。如今连西方都没这种新闻了。
朱洁在当时来说就是女神一样的存在,她的死至今都仅仅是作为一个反面案例:看看,多好的女演员本来想做明星梦最后吸毒死了。但其实并不是一个失足这么简单的事情。
今天人们说的80后都是按生理年龄区分,指80年代出生的人,但这批人真正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年纪最早也是在90年代,就是10岁之后他们才能和社会相互影响。所以从精神上来说,这种年龄段的划分其实是要顺延至少10年的。
80年代的年轻人渴望改变,社会并不告诉他们该怎么改变,于是吸毒、滥交、暴力都成了他们成长的代价。90年代的年轻人也渴望改变,社会已经可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改变,况且此时老一辈各种家们还年富力强,所以这是最听话的一代年轻人(也就是现在所谓的80后)。2000年之后的年轻人就是伴随着改变出生的,细胞里都有改变的基因,但社会已经没有能力告诉他们怎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