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就么么哒啦!” 前面的师姐在做病人的时候,陈老师瞟了一眼图像,轻描淡写地说道;
“额,老师,你说什么?”
“Just so so!”
"老师,那是麻麻地吧。"
第一次见陈老师的时候,我觉得他像樱桃小丸子的爷爷,和小丸子一起胡闹犯傻,从不批评小丸子,给零花钱还很大方。事实证明,除了上面第一项,其它都是完全相反的。后来的日常是,陈老师每天都像赶鸭子一样鞭挞我们,“没有速度就没有质量!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超声心动图确是如此,一旦发现问题,要通过精密准确的测量,结合超声的原理和公式,再加上病理生理的推导,完成一个疾病的诊断。“美好的事物”是值得钻研的病例,而一刻不停地“冲鸭”,就是为我们腾出宝贵时间的资本。陈老师做病人,从不纠结,又快又准,“临床思路很重要,你有了思路,就知道看什么,你们在一个切面定那么长时间,就是不知道看什么”,陈老师把这种行为称为“绣花”,而“所向披靡”是陈老师对一个合格的超声心动图医师的形容词。
为了又快又准,又避免“绣花”,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耍大旗的”。有一次被陈老师抓住“小尾巴”,“你的室间隔给我打平了再测量!”,我的手开始在病人的肋间飞来飞去,图像变得忽闪忽闪更不清晰,陈老师捂脸:“让开,我来”,一副美丽而稳定的图像就这样如你所料地展现在眼前。随时准备好被嫌弃,就是我们得到的第一大历练。用陈老师的话说:“你们从我这里出去,就是钢铁战士!钢铁侠!什么高难度的病例都能够拿下,别人不会做,你会做!”
陈老师最大的两把刷子,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他的思路,甚至对这世界的理解,都全部传授给你。刚才还在嫌弃我室间隔打不好,下一秒就问:“你们听过小和尚和老和尚的故事吗?老和尚用冬瓜教小和尚练习剃头,老和尚每次剃完头,最后一个动作,就是一甩手将剃刀‘咔’一下,插在冬瓜上。等到学满出师,老和尚说,来,先给为师剃个头。小和尚:‘好勒!’结果……”这是我第二次听他讲这个故事了,陈老师大概用了3分钟铺垫这个故事,上次他可能用了5分钟,末了回头看着我说“好习惯是真的很重要啊!”
“年轻人,不要怕犯错误!” 一天下午,ICU送来一个年轻女患者,外院考虑“结缔组织病?”,图像一上去,三尖瓣上全是大大的赘生物,细看还发现室间隔膜部瘤合并缺损;一问患者,并没有明确的发热病史。“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因为外院这样的诊断,我们的思路全部被带向了无菌性赘生物。“这很明显是一个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啊!” 因为临床没有提示,我们没有一个人勇敢地往IE去进一步分析,再查看病人的实验室检查,果然感染指标是高的。患者一般情况差,有室缺,赘生物主要分布在右心,室缺的破口以及三尖瓣上的赘生物都很大,或许患者确实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最常见的病因依然是IE!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常常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然而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我不敢说自己就绝对的正确,但我的思路是对的,就算错了,我错我有理!” 此刻的陈老师头微上抬,眼咕噜转了转,活像一个倒骑毛驴的阿凡提,画外音是:“我是这样说,关键你敢吗?”哈哈,陈老师这样的自信和自知,以及对我们每一点“小九九”的了如指掌,都不知通过多少年“苦练内功”得以获得。“我错我有理”,却变成了一种巧妙的鼓励,努力地思考,勇敢地把思考变现,错了就认,知错就改,用小丸子爷爷的话说:“你要成为被别人笑话的那种杰出的笨蛋!要在笨蛋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啊!”
陈老师天生是个“耙耳朵”,倒不是因为他夫人陶老师有多么能干的事实,也不是基于他可能也没有零花钱的推测(否则为啥每次解决了疑难病例都要我们午饭给他加鸡腿),而是他真的耳根子特别软。每次教训我们,或者给我们讲故事,说着说着他的口罩都会往下滑,必须用手不停地把口罩勾回鼻梁上,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耳朵夹不住口罩,纷纷把自己珍藏的头戴式口罩送给他。陈老师耳根子软,很多时候外面病人排长队,又有临床大夫来找他加号会诊,他总是哀嚎一声“那还能怎么样呀”,然后宁愿自己多做几个,也不愿让病人多等半天一天;陈老师耳根子软,每次嫌弃我们过后,又忙着给我们找台阶下,顺便秀一把操作,把知识点给我们再讲一遍,做病人的时候故意放慢速度,只是为了让我们能看清楚、学到点。
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严厉,却又极度顽皮的老师身边一点点成长。我一直觉得,严厉而顽皮,看似矛盾,却是一种极其稀缺的优良品质。严厉的背后,是苦修,是自制,是勤劳,是细致,是敏锐,是清醒,是一丝不苟,是无愧于心;顽皮的背后,是幽默,是包容,是享用,是柔软,是真实,是向善,是安全感,是生命力,是对生活的认真而轻松的掌握,是对自己忠诚而专注的敞开;
在遇见陈老师之前,我常常有一种对待学习的羞耻感。习惯于比较,总是觉得别人比我基础好,比我聪明,还比我用功上进。而从陈老师身上,我看见的是一种贯穿学习,工作,生活的活泼泼的真实感。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被电影《无问西东》中一段话打动。有人问清华校长梅贻琦,什么是真实? 梅校长答: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是这些日子。 真实就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
虽然每天被陈老师嫌弃,又和陈老师一起笑嘻嘻,生活过得苦唧唧也乐呵呵,学习有进步,头发依旧浓密,睡眠也挺好。这样的真实,是陈老师对我们最棒的教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