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前段时间忙里偷闲,随手翻了翻古文,读到苏子瞻(苏轼)的《赤壁赋》,不觉思绪飘到了近十年前。那年我刚上初一不久,老爸带我去黄冈参观东坡赤壁,这个被多数人熟知却从未去过的地方。我努力回忆那天的一幕幕,虽说总体来说记忆是模糊的,但有些片段还是比较清晰的。
一.脑海里的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太惊艳,它作为一个风景区,坐落的地方不算太起眼,游人也不多,外面游乐园的热闹更显此地的寂寥,最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东坡赤壁并不在长江边上!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本东坡赤壁是坐落在长江边上的,但不过后来长江数次改道,才变成了今天这样。虽说第一印象一般般,但在参观东坡赤壁的过程中,我渐渐被这地方所吸引:整个风景区是一种近园林的构造,古色古香,园内的树木茂密,将建筑掩映在阳光之下,尽显一种玄密……也不知景区内不大广场上的东坡雕像矗立了多久,我抚摸着经过岁月淘洗的汉白玉栏杆,心中不免升起一种感时伤怀、物是人非之情。基于此,在观赏的途中,我渐渐淡去了不快,倒开始觉得东坡赤壁就需要这样一种安静,没有长江又如何?这东坡赤壁,又叫“文赤壁”,既然是“文”,倒不如就用一种“文气”来赋予这地方一种别样的意味,长江之水干脆就流淌在我们的脑海中好了。
二.《赤壁赋》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回到现实。
一篇文章将我的思绪带回了过去,而那有些模糊却永不会忘记的过去让我对古文有了全新的认识。真的,我没想到自己忽然对苏轼的《赤壁赋》来了兴趣,竟重复读了一遍又一遍,到后来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真是越读越觉得苏轼他老人家写作行文之流畅、结构之严谨、说理之透彻、文笔之优美……我大呼过瘾,并奇怪自己为何当初在高中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或许当初一心只是为了考试,没有去认真体会文中的那些美妙乾坤吧!我后悔,悔在自己年少无知,差点错过这样一篇绝世好文;我庆幸,幸在自己及时发现,古文中的意蕴原来有如此无穷美感。
苏轼在黄州的那段时光,写赤壁的文章留了3篇,两篇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我读的是《前赤壁赋》,又称《赤壁赋》,为方便起见,下文我就用后者来指代这篇文章了。
原文总共分为5个大段,苏轼是按“起、承、转、合”这种典型的脉络结构来展开全文的,全文六百多字,不多,但很洗练,描绘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他的人生观。
先说说标题,“赋”,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律的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你可以理解为它们的对立统一体,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的散文诗。它讲求文笔、韵律的结合,具备诗歌与散文的双重性质,特点是“铺采摛(舒展的意思)文,体物写志”,说白了就是讲究行文与韵律的结合,借景抒情的意思。“赤壁赋”,就是借赤壁之景,抒心中之情。
后面三段我作为一个整体来谈。
苏轼与好友们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泛舟游于赤壁,第一段就是交代时间、地点,并营造了一种浩渺幽深的大环境,为后文故事的发展作了一个场景上的准备。第二段用一段哀怨的乐曲开启了这个故事主体的序幕,这一段对声音的描写实在精彩,仅一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就让我拍案叫绝,把余音比作不绝的丝絮,妙哉!这段描写虽不太长,但其方式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乐音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有意味,对声音的描写十分到位。再看第三段,苏轼因这哀怨的乐曲“愀然,正襟危坐”,笔锋一转,开始借好友之言解释哀怨之因,读完此段我们知道,苏轼的好友是触景生情,见赤壁而忆周郎、孟德,物是人非而感时伤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故才“托遗响于悲风”。可以见到,苏轼的这位好友应该是对生活有着敏感的体察,有点我们现在所说的文艺青年的范儿。我们表面看是苏轼好友发出的这段感叹,不如说这是苏轼在讲自己,毕竟他被贬黄州,心中难免有些郁结,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若是写到这里就结束,这篇文章或许不会那么意味无穷,更不会被千古传唱。苏轼不是一个因为几次打击就倒下的人,多年的贬谪早已让他的心性变得愈加成熟。果真,在第四段,苏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格局之大,不得不佩服。且看东坡居士如何作答: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我不忍割舍,把这一整段的回答放在了上面,而只有完整,我们才能更为真切地体会到苏轼的人生态度,那是一种看透人生世事后的全然的豁达。并且,这一段是全文思想表达的核心,所有的疑惑、悬念都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释放,而这之后,文章进入尾声。
第五段是全文的结尾,虽然很短,但读到这里竟没有一种突兀之感,真的是自然而然地就读过去了,你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在第四段回答完好友的问题后,在第五段开头好友马上做了回应,“客喜而笑”描写的是好友面部的表情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样一番场景,一个人在对某个问题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之间茅塞顿开,心里从忧转喜,脸上紧缩的眉头突然展开,心情由低到高的变化竟如此之快!苏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停留在“客喜而笑”这个层面,而是进一步用具体的行为动作去表现好友的喜悦,于是“洗盏更酌”,这个呈接是直接而又自然的,既从行动上进一步表现了好友在顿悟后的表现,这让“客”的形象更加饱满;另外,这一句也暗示文章即将结束。后面两句“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构建了落幕的场景,而苏轼与好友就在这场景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我从苏东坡身上所学到的
好,上面我花了比较长的篇幅谈了谈我对《赤壁赋》的理解,但比较粗浅,主要侧重于行文的结构及文笔,最后一段我想谈谈我读完《赤壁赋》后从苏东坡身上得到的3个体会。
1.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苏轼是宋代的大文豪、大书法家,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并被皇上、皇后、太后等许多人所欣赏,不过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被一次次倾轧出局,开启了大半辈子的贬谪之路,六十多岁时,他甚至被贬到了海南岛,最后是死在回乡的路上。苏轼的人生经历告诉我,现在遇到点挫折算不了什么,学会承认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变化与未来的残酷现实,然后带上这个现实上路,在这个现实框架下做事,而不是整天幻想天上掉馅饼,或是哀叹上天的不公,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事就OK了。
2. 提升认知,看清本质。苏轼遭到了那多且大的挫折,他是怎样排解心中郁结的呢?在我看来,有这么两大点:博览群书,写诗作文;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一个是遨游于精神世界以寻求超脱之境,一个是徜徉在自然天地中放飞自我以释放心情。读书作文是帮我们提升自己精神上的深度和广度,而旅行放松是在帮我们提升物理上的精度和准度。这两点都是在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深化我们的认知程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当一个人能够从这看似纷扰杂乱的大自然中看到不变的简介规律后,他的心中会升起一种油然的宁静,再多干扰也无法左右他的心智成长。苏轼在这一点上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3. 顺其自然,积极进取。苏轼排解郁结的方法不算是逃避,而是一种进取。所谓逃避,是自暴自弃,是放弃初心,是刻意把自己活给别人看,这样不仅累,而且傻。苏轼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人生观,我的理解就是:顺其自然,积极进取。你可能觉得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其实不然,这里的“顺其自然”是指顺应客观的规律,在客观规律的大框架下做事,而积极进取,就是在这个框架下最好的一种活法。别人还在忙着党争、互相排挤,而苏轼在贬谪期间则留下了大量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发明政绩和无数的故事传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变化在周遭迅速地发生着,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焦虑,整个社会似乎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何不学学苏东坡他老人家,学会顺自然而行事,懂得韬光养晦,在必要时积极进取、急流勇退,做到进退自如,不要留恋往日的辉煌,也不要对缺憾总抱着不放,好好地生活,这样或许这个社会的整体幸福水平会有大的提高,人们也能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愁吧。
结语
最后简单结个尾。
这篇文章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先是谈了谈我对东坡赤壁的观感及近十年后的点滴印象,而后转到对《赤壁赋》这篇千古名文的个人解读上,再到最后我从苏东坡这个人身上得到的启发。说实在的,本来我打算写篇散文的,题目叫《我的赤壁》,结果写着写着,不小心议论的有些过头了,但也无妨,既写之,则安之,题目改为了《从东坡赤壁到<赤壁赋>到苏东坡》,文章则借三个不同的对象来表达一个主题,即:“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人生,你若看不透,痛苦且短暂;你若看透了,幸福而长久。
愿我们都能好好活着。
2018.10.16晚
心定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