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出現過爲數不多的所謂「盛世」,某些「盛世」直到今天也還爲21世紀的現代人所津津樂道。曆史學者總結出了「三大盛世」,那麽,這三大盛世是哪三大呢?有種說法是「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和「康乾(乾隆)盛世」。在我看來,這簡直是無稽之談,我知道這種說法之後感到非常的angry.
因爲我認爲,中國曆史上真正的盛世唯有「永樂盛世」。
首先,無可爭議的史實是:「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和「康乾(乾隆)盛世」分別爲漢(西漢)、唐和大清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個獲得了幾百個曆史學家的壹致通過。所以說把這三個時期叫做盛世,真的是高估它們了。讓我們壹個壹個來看:
漢武帝後期,西漢由盛轉衰,具體時間大概是從征和開始吧。巫蠱之亂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具體詳見百度百科: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起兵反抗不果,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巫蠱之亂後,漢武帝下輪台罪己诏,然而壹紙罪己诏卻並不能換來國庫的充盈。《資治通鑒》這樣評價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禍。漢武之後的昭宣中興是最後的回光返照。
唐玄宗也是一样。开元晚期朝政就开始混乱,李隆基想坐享其成了,却不知道祸端已经悄然埋下,最终促成了安史之乱。还是看百度百科:
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最后李隆基的下场比汉武帝要惨,汉武帝至少是把皇帝做到了死,而唐明皇则被他儿子「尊称」为太上皇,剥夺了权力。(顺便一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太上皇最多的朝代,不算今朝)
康乾盛世是最名不副實的壹個。這個我想大家應該最熟悉,畢竟相關的清宮電視劇最多。奸臣和珅倒台之後不是有句話麽,叫做「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乾隆晚期貪汙腐敗十分嚴重,賣官制度和議罪銀制度,不知道塞飽了多少官員的錢袋子。嘉慶年間爆發白蓮教叛亂。等到乾隆孫子道光的時候英國人已經打進來了,從此使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地位,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句話我想曆史學生壹定背的滾瓜爛熟) 說到底,還是曆史的行程在起作用。
好的,我們再來看看「永樂盛世」。大家沒發現麽?永樂盛世承上啓下,上承洪武之治,下啓仁宣之治,明朝連續4位皇帝(或者說5位,建文帝就是洪武之治的延續),都是大治,這在曆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其他的盛世都是由盛轉衰,只有永樂盛世開啓了大明的富強。
《明史·食货志》:「永乐中。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岁歉,有司往往先发粟振贷,然后以闻。」
再壹個,遷都北京,這個也是很大的。依我看,不光是北京人,所有北方人都應該感謝朱棣。我們都知道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分爲三個階段,到了南宋已經完成了。任何的政權,沒有南方賦稅的資磁,是無法長久維續的。「蘇湖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到了有明壹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如果朱棣不遷都,北方就是要政治沒政治要經濟沒經濟要文化沒文化。(北方人別打我,妳們想想是不是這樣) 北京有今天這樣的地位,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方唯壹的壹個壹線城市,擁有如此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産,全靠朱棣。不光是遷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哪怕到了今天,還是十分出色的。要知道,那時候沒有遙感,沒有直升機,沒有人造衛星,要想搞對稱是壹件多麽麻煩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我们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
秦始皇派徐福東渡,是去找長生不老藥;而朱棣,完全是爲了外交目的(找建文帝只是附加任務,妳去找個人用這麽多船這麽多人?)。永樂年間,都有外國的國王死在中國,這片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而且鄭和所到之處沒有殺戮,沒有掠奪,只有和平。這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盛世外交。比之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
哦对了,还有《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作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百度百科: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清朝的皇帝評價那壹時期「治隆唐宋,遠邁漢唐」,要知道明朝的後面是清朝,從清朝統治者的口中說出這樣的話是多麽的不容易和有分量。所以說,只有永樂盛世才是真正的盛世啊。
歡迎討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