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办公室里有勤勤勉勉、乐于奉献,每周工作超50小时,非上班时间还随时在手机上待命的员工吗?能招到敬业的员工是公司的福气,但如果你发现该员工一不工作就浑身难受,那可就要打醒精神了。因为他们可能是工作狂(Workaholism),而且容易有心理疾病。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安德森(Cecilie Andreassen)教授以挪威的1万6426人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工作狂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得多,该结果于今年5月18号发布在线上期刊Plos One上。
具体说来:
32.7%的工作狂被认定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而普通人当中这一比例为12.7%。
25.6%的工作狂有强迫症,而普通人为8.7%。
33.8%的工作狂有焦虑症,而普通人为11.9%。
8.9%的工作狂有抑郁症,而普通人为2.6%。
员工的心理问题会为HR带来不少的压力,所以HR可能会对工作狂员工给予特别关注,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忍痛割爱。但等等!不是每一个自愿的加班狗都是工作狂。这世上还有工作投入(work engagement)这回事。
工作投入
最早开始研究工作投入的是 Kahn, 他在1990 年提出了工作投入的概念, 他认为工作投入是:工作人员通过管理自我使自己进入工作角色的现象。
而Schaufeli等人于2002年提出了人们普遍认同的工作投入的概念:工作投入是一种积极参与工作的具有活力(vigor)、奉献(dedication)和专注(absorption)特征。
活力的特征是, 在工作中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愿意在工作中付出努力, 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不懈。
奉献是指集中精力地参与工作, 并且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意义、热情、鼓舞、骄傲和挑战。
专注是指完全地集中注意力并且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因而感到时间过得很快。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Schaufeli等人还开发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工作投入的测量工具— —乌得勒支工作投入量表(The Utrecht Work EngagementScale, UWES)。
工作狂
另一方面,工作狂这个概念是美国宗教学教授 Wayne E.Oates 在1971年所杜撰的 , Oates (1971)认 为,工作狂是由于强迫或者无法控制而不停地工作的现象。
对于工作狂的人来说, 他们需要工作的程度已经危及到了他们的健康, 减少了他们的快乐, 恶化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机能。
Porter(1996)指出: “喝酒上瘾的人忽视了生活的其他方面而沉溺于酒中, 工作狂的人则过多地沉溺于工作之中。”他认为工作狂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⑴过度的工作意味着他们忽略了自己的家庭、人际关系和其他责任。
⑵扭曲了自我观念(通过努力工作使自己有更好的自我感觉。
⑶僵化自己的思想(对工作细节追求完美, 不将自己的工作任务委托给别人。
⑷如果离开工作, 会有心理上的撤退和焦虑症状。
⑸进取性(通过提高工作量而促进自尊、阻止其他情感。
⑹拒绝通过工作弥补来自于别人的拒绝。
相关量表有:工作成瘾风险测验( Work Addiction Risk Test,简称 WART)工作狂问卷(Workaholism Battery,简称WorkBAT)以及工作狂外显行为量表( Workholic Behavior Scale,简称 WBS)
工作投入与工作狂的区分
尽管工作投入和工作狂都具有专注这一基本因素, 但是两者对工作专注的动机是不同的: 工作投入的员工是因为内驱力而专注的, 而工作狂是因为内驱力不能抑制而专注的。
Schaufeli,Taris 和Van Rhenen(2004)的研究表明 , 工作投入与工作狂两种类型的员工都工作非常努力并且对自己所工作的组织忠诚, 但是工作狂是以牺牲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以外的社会交往为代价的, 而工作投入的员工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上感觉都很好。
岛津明仁找了日本某公司各阶层员工共1196位,对这批员工进行为期两年(2009-2011)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工作狂特质较高的员工在这两年中增加了较多的心理困扰、生活满意度降低,且没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反之,工作投入者在两年中提升了生活满意度及工作表现,心理困扰方面则是有所减少。
用一个图作总结的话可能是这样的:
希望HR们能注意,维持工作投入的小伙伴的积极性,关注工作狂小伙伴的心理健康,不要把两者给混淆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