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有两个有名的特征,一是浅易易懂,史上说其作诗文先诵于老者及儿童,一直改到他们可以听懂的田地;二是哲理性较强,在浅易直白的话语中透露中人生的真谛,令人深受启发。
有名诗篇《醉歌(示伎人商玲珑)》便是兼具这两种特色的作品,原诗如下:
醉歌(示伎人商玲珑)
唐代:白居易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
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红颜看已失。
玲珑玲珑奈老何, 使君歌了汝更歌。
诗中,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便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是以他慨叹“腰间红绫系未稳,镜里红颜看已失”。充斥了年华易逝的感叹与无奈,思想上较为消极。
这首诗到了乐天派的苏轼那里又成了另一番样子容貌,苏轼化用其中“鹤发”与“黄鸡”的意象,用一首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
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便是这首词。
全词如下: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鹤发唱黄鸡。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人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恐怖”(《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置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辅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首乐观的召唤芳华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全词的特征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是以,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芳华活力的召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爱崇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