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攻击
作为引起攻击行为的内在本能,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的概念。当死的本能指向内部对象时,即表现为自毁行为,而指向外部对象时,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性冲动,为了减少愤怒和回到冷静的状态,人类必须表现出那种冲动——一种弗洛伊德称为“死亡驱动”的行为。
人在有关生与死或爱与恨的斗争经验中,下意识地知道了死亡是必然的胜利者,生命与爱的得胜仅仅是暂时的。人在精力旺盛、意气昂扬、欲望得到满足时,他的倾向是自爱。但是当人在无尽无休的生存竞争中精疲力竭时,就渴望返回到他原来的无生命状态——死。此时人的倾向就会由自爱转向自毁。自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攻击性有两种:一种向外,一种是向内。攻击性积蓄到了极限分值就是毁灭性,向外毁灭就是杀人,向内毁灭就是自杀。
2.愤怒
百度词条解释,愤怒,是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愤怒来自于攻击本能,是指向外的,将未满足的欲望和挫败的情绪爆发向外。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轻自罪感和内疚感,主体完整性较好,有可以承受内心矛盾冲突的客体。于是对自我的攻击会减轻,有利于自我保护和高度自我认同的形成。
向外的攻击性会指向他人,要么是亲人、朋友、同事等熟人,要么是陌生人或网络。不是肢体暴力,就是语言暴力。大部分人的攻击性都是指向下序位的身边人,也就是比自己更弱的人。这种攻击是最安全的。
3.抑郁
今天讨论的抑郁是向内攻击的部分,这类人往往呈现出最无害和安全的状态,大多不会受到拒绝和排斥,但向内攻击对人的伤害性更大,更具隐蔽性,因为,向内攻击要么是攻击自己的身体,要么是精神系统。当有内心冲突出现的时候,向内攻击的人会将过错和责任都归因于自己,压抑自己的欲望,认为欲望的本身就是过错,或是自己不配拥有,不会去拒绝别人的要求,即使内心的是否认的,也会为怕得罪人而接下。
此类人往往认为如果自己向外表达出诸如愤怒、否认等情绪,自己就不会被接纳,从而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同时有可能伴随表达的障碍,久而久之情绪欲望被压抑,转向攻击内部。自我攻击久了,人就会向抑郁、焦虑的方向转变,对自身的伤害是很大的。原本不与外界起冲突,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让个体可以更好的被社会群体接纳,但是过于委曲求全,就是过度抑制,将力比多撤回到自我,便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