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一样,还是个小鲜肉,那我猜你中学的时候一定学过《装在套子里的人》。
确实有一部分人,如同文中主人翁,所有的事情都要在自己划定的圈圈内。若事情超出了常规,他们肯定会连胜否定,一口气抢出“不行,不行,不行!”。
你也许看不上这样的人生,但请允许我今天稍稍挑战下你的权威——会不会在有些时候,你的思维也局限在某一范围?
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下面的情景模拟:
目前,你对某一行业或岗位非常感兴趣,但你对该领域的认知尚处于一片空白。请问实际情境中,你会如何对其进行快速了解?
很多人可能就是在搜搜网页,找找公众号,然后就结束了。
但是,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操作,比如:
1. 网上搜索相关行业讯息;
2. 有无专业的行业报告?如果有?费用是否可接受?如果否,转下一步;
3. 选出行业领军企业,进入官网,查看历年动态与相关负责人的演讲实录;
4. 都没有,上网买几本最新的、权威的专业书籍,备用;
5. 询问身边有无相关领域从业者,请教经验,最好约出来面聊;
6. 这么惨?付费平台约见大牛;
7. 各平台都约不到?去社交平台(领英、微博等)找联系方式,并私信留言;
8. 最后的大招,查询目标公司的电话与地址,登门拜访。
感觉如何?是不是有点脑洞大开?但这些都是我朋友的亲身经历。
有些时候,可能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我们认为没办法。再难的事情都是人办成的。
当然,我票圈里的大神很多,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你肯定还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欢迎分享在留言区。
谈到这里,我还想在求职上多说两句。
直到春招,我才慢慢悟出好的企业最看重的不是应届生的自诩的各种能力(这一块达标就好,在大牛眼中,专业基础差的是1分,好的也就3分,满分10分),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态度,价值观和成长力。
比如说,同样是面试别人带的只有简历和成绩单,你却拿出一份提前一周准备的研究报告,这个分量肯定是不一样的。也许你文中的观点会显得幼稚,但你的这种态度会大概率被认可。
再比如,别人开展新工作的方式是查百度,而你是搭建框架后,向大牛请教。这种效率和成长度肯定更不同的。
最后,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有种天然的激情,有志于把这份工作当作以后的事业,让别人感受到你的自驱动力,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对于今天的话题,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写下你的留言,让我们一起进步。
我是马振朕。2018,我与自己有个约定,周更一篇有价值的精炼原创文。你的反馈是对我最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