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文笔基础决定作者能走多远
好的文笔基础,决定一个作者能走多远
在沙滩上用沙子建筑的城堡,坚实吗?能建到几米的高度?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回答。
用沙子当地基,只要风吹水涨,再高的沙堡沙雕都会坍塌,因为,基础不好。
那么,小说创作,基础不扎实,小说情节写得再好,人物刻画再棒,是不是也会因为基础,而限制了更高的发展呢?
那么,什么是一部小说最基本的基础呢?
一本小说,不管内容,不管情节,不管人物,不管布局,第一眼看上去,不会让读者感到难受的,就是很好的基础。
文笔,就是作者能够用最方便最快捷,最容易让读者理解的方式,让读者能够心情愉悦轻松的读出,作者想要给读者看的东西。
这,就是我曾经把文笔和文采区分开来,所定义的文笔。
文字整洁,逻辑顺畅,一眼看下去一目了然,读者读起来不会有艰涩难懂的感觉,没有阅读障碍,更不会有反感恶心的感觉,这就是好的文笔。
【好的文笔基础包括以下几项】
①、错字:错字率低于千分之五,也就是一章三千字不超过十五个错别字。
②、标点:标点符号应用规范,没有超长句子(一个句号前面有连续超过五个逗号的句子),
③、排版:段落不超过300个字,以一行80个字为例,就是不能超过4行,排版科学,连续字数差不多的段落。
④、对话:以对话推动情节,对话形式单调,大量的引号开头,没有采取多种不同的对话方式。
⑤、简洁:文章简洁不拖沓,章节前后没有与文章内容无关的无关的情节、名言警句之类的东西,
⑥、逻辑:无逻辑错误,没有不合理情节,作品的合理性可以推敲,没有那种无法用合理理由解释的问题;
⑦、没有补充性文字、作者语、作者旁白,例子:某某吃了个蛋糕(用鸡蛋和面粉做的)例子:(作者张牙舞爪的对主角说:再不老实我把你写死),
⑧、尽量少写或者不写细节和场景,不要试图用文字描绘出一个很好的场景画面感
【为什么要强调好的文笔基础】
第一,这些基础都是作者马上就可以修改,并且马上可以见效的
第二,我想要让作者体会及感悟到,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是除天才以外,最适合大众的一个成神之路
第三,作者必须要想办法给读者制造一种比较舒适轻松的阅读环境
小说不是作文。作文中的所谓文笔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指的是词汇量和语言通顺,是的,不是文笔通顺,而仅仅是语言通顺。
文笔基础重要吗?网络小说以情节和速度为主,实话说,基础不重要。
但是,基础好的作品,印象分会增加,基础差的作品,印象分会减少
更重要的是,基础的东西,真要认真去掌握,三四天内就可以完全达到最低的标准,比如分段,只是多按几个回车键而已,连三岁小孩都会。
这么一个最容易掌握,又最容易被扣分的东西,重要吗?
基础存在的意义在于,读者会认为这个作者是个牛逼的人,还是个傻逼的人.
试问一个连话都说不完全的,写出来的东西读者都看不明白的,看你一个段落看到读者差点断气的作者,是牛逼,还是傻逼?
【为什么不能有超长句子】
什么是超长句子?
句子分单句(分句)和复句: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简单的说,单句就是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句子,复句就是用标点符号把单句串在一起的复句。
超长句子有两种,一种是没有逗号的超长单句,一种是逗号很多的超长复句。
为什么不能有超长句子?
答案很简单,用正常语速,念出句子,如果发现念到一半气喘不过来,是不是很难受?
单句超过二十个字,复句超过五个以上逗号的,都属于超长句子。
如果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有超长句子的,请找个单句超过三十个字,复句超过十个逗号的句子读一遍。
【为什么不能有超长段落】
第一,从心理学上,人类都有一种密集物恐惧症,大段落,特别是电脑上看,密集堆积在一起,会让人有恶心感。
第二,从生理学上,我们看电脑屏幕上的字,由于电脑辐射和显示器散光的原因,会有些微的眼睛疲劳,超过五行,至少有一行我们会用扫的扫过去
第三,错行,超过五行的段落,我们看完一行的时候,有时候会跳过第二行,直接看第三行。
因此,五行以下,最好是三行左右,是比较符合读者的生理和心理的。
有人会说,如果硬生生的把文章分段,那么文章的整体和谐性会下降。
是的,可能会破坏文章的整体,但是如果段落太过密集,你的读者略过不看,那么文章的整体和谐性,不是照样被破坏?
不管以什么理由,只要你的文章,让读者感到累,感到可以忽略过去的东西,那你写再多再完整也是没用。
其实道理很简单:
就是看屏幕会反光,反光读者的眼睛容易累。
大概一行半,五十个字到80个字,眼睛就得休息,但是如果一段是四行五行,看完之后眼睛是极度难受的
作者只考虑自己的创作快感,作品流畅度,却没有考虑读者的眼睛疲劳度,扑街到北冰洋都是算近的
【为什么不能有引号开头】
对话流其实没错,以对话推动情节其实没什么错误,大部分人都在用。
错的是,作者不会应用多种方式,只会很单纯的用引号开头,让读者感觉作者是用对话推动情节。
就好像大部分人其实都在抄袭,但是高手和新手的区别就在于,高手抄袭人家看不出来。
“……”甲对乙说。
甲对乙说:“……”
“……”甲对乙说,“……”
只不过是对话了一下,把甲对乙说移到前面
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甲对乙说,还可以拓展开来穿插表情,小动作,场景,细节,描写。利用这些描写,增强对话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甲摸着鼻子对乙说
甲心中一动,高兴的说
甲狠狠的一巴掌扇过去,愤怒的说
为什么偏偏要引号开头呢??
对话流的最高境界,就是作者灌水的最好时机啊,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灌水,却留下一个严重的不足之处。
【文章章节布局】
一章多少字合适,如何安排伏笔,怎么样布局?
布局要分大局、中局和小局,一本书,六万字作为一个分界点,至少要有一个中局,两个以上小布局
也就是说,至少三万字内,要完成一个情节的布局完整,给予读者一种近期获得阅读快感
在六万字,要完成一个中等布局的情节,该情节能够让读者感觉到主角在这六万字里面,获得了一些东西
二十万字左右,要有一个中大的布局,把前面的东西收拢起来,并且铺垫下一部分的情节
每章节的字数,一章3000字(2500-3500),这个是读者看书看得最舒服的字数,低于2500,看不爽,高于3500,看得累
1、读者看书,最少的一章,3000个字,可以让读者不停追看下去。
2、两章6000字,是作者更新速度和读者阅读速度以及满意度三者均衡的字数。
3、三章九千多字,是读者进入了追看状态的字数
4、四章一万二,是读者最容易沉迷的状态
5、五章一万五,读者爽了,但是作者基本上承受不住,再往下更是不用说了
我们的故事呢,前期铺垫,中期发展,后期高潮
这是一个完整的情节,刚刚好,也就是三章,近一万字
所以说,小的情节,或者说小的高潮,它的频率应该是三章左右就能够完成
简单说,主角吃饭,和人冲突,再解决,大概呢,也是需要一万字左右的篇幅
如果少了,这个情节偏小,读者看的时候觉得意犹未尽,多了呢,读者就骂你灌水了
中等情节和高潮,大概就是三个左右的高潮,三万字左右
中大的,六万字左右,一个完整的大高潮,大概是20万字左右
当然了,我们要说的情节的发展速度,主要是针对中小情节的发展速度
人物的成长,际遇,磨难,都是小说中组成文章主线的分支中小情节
这些情节的发展速度,决定了读者阅读的心理心态
【怎么样写开头才吸引人】
凤头猪肚麒麟尾,我已经说了好几次了,但是很多人的新书,一看,都是长篇累叙,一个屁大点事的小情节写五六百上千字。
要知道,如果能够在开头五百字、一万字、三万字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那么你的成功机会,至少是那些需要几十章铺垫的书好几倍。
脸蛋长得漂亮的女人,总会比脸上长满痘痘的女人,吸引力强。
对于那些设定很多,喜欢在开头写的作者,我的建议是:先用最简洁的文字,在读者脑海里面留下主角的印象后,再去写设定和背景。
没有人会慢慢看完你的设定和背景之后,再认真的看下去的,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选择,网络上书多的是。
而当他们,因为你的写作,对主角产生了很好的代入感的时候。
他们就不会计较你在接下去的情节里面,加入设定和背景。
在这里想问一下作者:有没有让你的主角配角,成功的刻画出来,在读者心里面产生印象,甚至成功的代入到人物的角色成长之中呢?
说完人物刻画,我们谈谈出场人物数量。
很多人喜欢大场面,一出来几十个人,十几个名字。
窃以为这种行为不妥。并不是这种写法不好,而是有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作者有没有那个能力在开头就掌控十几个人物命运走向?
第二,读者有没有办法记住那么多的名字?一万字,读者顶多十分钟内看完,十分钟能记住多少东西?
所以说,在开头一万字,最好不要让你的人物名字超过十个。无关紧要的酱油党,我们甚至可以不用给他名字。
作者有没有在开头一万字的地方,进行整体文章主要线索伏笔铺垫呢?在开头前三章就已经确立整个主线,
一个拥有明确主线,以着重刻画一到三个人物为基础,埋设好开头的伏笔,并且在六万字内读者马上可以看到伏笔所呈现的情节。
这样的文章,是不是比那种开头全是背景,几十个人出场,没伏笔也没悬念的作品好呢?
当读者记住了某一个角色的时候,那就是你成功的时候了。
【为什么新手不要写场景细节】
很多新作者都在问我,说如何把场景写出画面感的感觉,
就是说怎样把当时的场景很逼真的通过表达方式,把它呈现给读者,这就是内容的画面感。
我个人的建议:新手,那种东西,别去考虑,谁这样子写,谁死。【注意,这个建议只针对新手】
因为这个写法涉及细节描写,现在的读者看书都很快的了,
你说读者会忍受,几百个字描写一个画面感很强的场景描写吗?
或者说,你会很仔细看一本几百万字里面的一个五百字的细节场景描写么?
如果是三五千字的短篇,读者会认真看,去感受画面感
几百万字的小说,傻子才会去看场景,那要看到何年何月?
因此,凡是想要通过画面感去吸引读者的新作者,最终都是悲剧.
多把自己代入到读者的角度,别老是以为我是作者,那一种写法读者肯定会看
除非你是几万粉丝的大神,否则,过多的细节描写,就意味着你和你的读者的距离会越来越远